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百億大單推遲  薩科齊明年4月修補關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08 08:55:38  


  中評社北京12月8日電/一次接見,就有可能對成千上萬的企業造成巨大損失。當法國總統薩科齊決定接見達賴喇嘛時,不知是否詳細評估過可能給中歐經貿帶來的損失。中國每年從歐盟引進上千億美元的技術,歐盟從中國進口2000多億美元的產品。這兩大經濟體的雙邊經貿往來,即使是遭受一小部分損失,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機的蔓延下,對於雙方的相關企業來說都是不能承受之重。

龐大採購團止步

  濟南時報報道,“中歐峰會的推遲,意味著由上百家中國大型企業組成的採購團數十億甚至上百億歐元的採購大單的推遲。”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法國問題專家王朝輝告訴記者,原計劃由溫家寶總理帶隊參加中歐峰會的企業代表團達到了150人,這個龐大的企業代表團實質上是對歐洲市場的採購團,“包括飛機、核能、航空等高科技項目,也有汽車、環保和高速火車等歐洲具有優勢的產品和技術。”

  由1400多家來自歐盟成員國各個商業領域的企業組成的中國歐盟商會,在11月27日,就對中歐峰會的推遲做出了反應。中國歐盟商會新聞官姚辰發給記者的一份聲明中顯示,中國歐盟商會對中歐峰會的推遲表示失望,中國歐盟商會擔心,在全球金融體系動蕩、經濟增長顯著放緩的情況下,峰會的推遲將使雙方錯失良機。“希望這不會引發敵對行為或貿易保護行為的出現,以致經濟民族主義的升級。目前最為需要的是中歐雙方政府最高層以互相尊重和開放的態度進行磋商。”

  歐盟委員會駐華代表團新聞信息處發表的聲明認為,中國政府推遲原定於12月1日舉行的第11次中歐峰會,是由於達賴喇嘛即將同時訪問若干歐盟國家,並會見歐盟成員國的國家和政府首腦以及歐盟機構的領導人。這份聲明中還表示,此次中歐峰會原本確立了雄心勃勃的目標,因此對峰會的推遲感到失望。

短期因素不改變長遠關係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室主任魯桐表示,中國和歐盟之間的長期經貿關係不會受到影響。中歐峰會的推遲,只是中國明確表明了自己的底線在哪裡,經過雙方的博弈後,這個短期的障礙很快就會消除。

  英中貿易協會北京代表處的卞女士則聲稱,中國和歐盟之間的經貿關係應該不會受到影響。“我們的工作都在正常運行,沒有受到什麼影響。”事實上,由於簽署了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中歐的經貿合作之前正在向縱深發展,在多個領域都有大規模的合作據了解,2009年,中歐之間還將有幾個新的能源項目開始啓動。

日媒稱薩科齊欲借明年中法首腦會晤修補中法關係

  環球時報報道說,薩科齊6日在波蘭悍然會見達賴一事激起中國方面強烈不滿。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7日晚奉命召見法國駐華大使蘇和,就法國總統薩科齊日前在波蘭會見達賴提出嚴正交涉。而在中國的互聯網上,被薩科齊激怒的民意繼續升溫,截至7日晚22時,參與環球網所作的“你是否對薩科齊悍然會見達賴感到憤怒”的調查人數已經超過7萬人,近97%的網民投票表達了自己的憤怒。世界各國媒體都把關注點聚焦到中法關係下一步向何處去,法國媒體關注的是本國企業是否會被薩科齊連累,日本媒體則報道稱,薩科齊可能在明年四月倫敦舉辦的第二次金融峰會上借與中國領導人見面的機會,設法彌補破損的中法關係。

  據法國國際廣播電台7日報道,薩科齊會見達賴後,面對中國的強烈反應,法國總統府試圖淡化危機。薩科齊表示,應當心平氣和地處理這一切,做長期打算,他還表示希望中國在世界事務管理中擁有應有的地位。同時,薩科齊仍然繼續在西藏問題上指手畫腳,據德國之聲報道,薩科齊會見達賴後公開向媒體宣稱,“達賴並沒有追求獨立”,歐洲對西藏的局勢“感到擔憂”。日本共同社7日援引據薩科齊身邊人士的消息稱,薩科齊之所以對華推行強硬外交,原因在於他通過調解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的爭端等“加強了對外交的信心,鞏固了在國內外發揮領導力的基礎”。

  在法國官方試圖“滅火“的同時,法國人發動輿論攻勢,要求歐洲團結,希望能够把整個歐洲綁在法國身邊,獲取對付中國的更大籌碼。法國國際戰略研究所研究員布裡策在接受法國《世界報》採訪時顛倒黑白,把中法關係惡化的罪過全部推到中國頭上,還把法國描述成了一個“受害者”。布裡策稱,中國不喜歡的是歐洲國家用一個聲音說話,因此尋求對歐洲國家各個擊破。由於法國方面在同中國關係上一直處於弱勢,因而法國就成為中國的重點制裁對象。在談到如何恢復中法關係時,布裡策趁機大肆挑撥中歐關係,稱中國對法國的抗議其實是針對全體歐洲的。“現在如果歐洲見到中國制裁法國而不作出反應,中國就取得了完全的勝利。如果法國以歐洲作為屏障,歐洲支持法國,問題就不會太嚴重。如果中國獲勝,歐洲就會一個一個國家被踩在腳下,任其蹂躪。”

  與此同時,法國方面對中國民間會不會因此再次出現反對法國和抵制法國貨的運動感到擔心。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引用了環球網的調查數據,並對中國互聯網上越來越強的抵制法貨聲音進行了報道。文章稱,儘管北京在周日並沒有出現新的反法遊行活動,但“中國政府是否會因此而將貿易制裁的威脅變成現實引人關注。”日本共同社報道稱,如果法中關係惡化,很可能對飛機製造、核電站設備等關係到法國大企業造成負面影響。共同社文章還分析稱,薩科齊似乎認為在明年4月倫敦召開第二次金融峰會時,“可以在與中方的首腦會談上尋求改善關係”。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