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陸以正:馬英九無須參加奥巴馬就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08 10:24:30  


  中評社香港12月8日電/中國時報今天刊登臺灣退休外交官員陸以正的文章指出,台灣大多數人不了解,卻是千真萬確的史實:美國開國以來,從未邀請外國元首或政府領袖參加新任總統的就職典禮。過去如此,明年第四十四屆總統奥巴馬的就職典禮也不例外。 

  從喬治.華盛頓一七八九年四月三十日在紐約華爾街的聯邦大廈就任第一屆總統起,歷經亞當斯、傑弗遜、麥迪遜、門羅、與小亞當斯這些開國元勳,建立起優良民主傳統,最重要的信念就是:總統只是人民公僕,而非高高在上的統治者。 

  歐洲情形不同。從中古時代起,各國王室互相通婚,沾親帶戚,新王就位時少不得邀請觀禮,成為津津樂道的社交界大事。雖然已是廿一世紀了,法國總統薩科奇前年就職時,布什總統與歐洲各國元首或內閣總理都應邀觀禮,和美國不可相提並論。 

  文章說,依照傳統,美國總統就職典禮必須於元月二十日正午,在國會大廈戶外階梯上搭台舉行。久居華府的人都知道,縱使豔陽高照,氣溫如有攝氏五、六度,就算老天爺保佑了。宣誓就職時,新任正副總統和監誓的最高法院院長站在四周裝有防彈玻璃的台子上,內裝反射電爐,溫暖如春,不怕著涼。觀禮群眾清早去搶座位,在刺骨寒風中枯坐幾小時;因而必須裝備之一,就是扁平型、可以塞進口袋的威士忌酒瓶,喝兩口烈酒,以禦嚴寒。 

  總統選舉在各州的樁腳數以千計;這些人自認抬轎有功,千方百計地透過參眾議員,索取觀禮請柬,藉以光宗耀祖。兩院本是典禮主辦單位,來者不拒。媒體報導說,就職日雖然還有一個多月,距離華府五十英里以內的大小旅館縱然趁機哄抬價格,每房每晚兩、三百美元起跳,仍然全部訂滿,後至者只能住到更遠的地方去。 

  既然從不邀請外賓,白宮自然也不會在那晚安排什麼國宴。過去在就職之夜,總有一、二十個團體舉辦就職舞會,算是華府社交界盛事,票價每對夫婦五百美元起跳。新總統夫婦通常會應邀來講幾句感謝支持的話,甚或跳一支舞,再去趕下一場。 

  奥巴馬已把就職主題定為“自由的新誕生”。現在還無法猜測在全球都因經濟海嘯窮於應付之時,他會不會偕夫人出席這種歌舞昇平的場合。如果他唾棄出席舞會的傳統,更多美國人會為他鼓掌。 

  新總統夫婦必定到場的,是在世界第六大的華府國家大教堂舉行的感恩禮拜。請柬與座位安排,均由國會“就職典禮委員會”負責。駐美袁健生代表如要弄張請柬,不成問題。 

  但無論馬英九在並無邀請的情況下親自出馬,或大力爭取的呂秀蓮想率團走一趟,即使能出席“祈禱早餐會”或感恩禮拜,也不見得能和奥巴馬有握手的機會,更別提深談了。道理很簡單:無論就加強台美非官方聯繫評估,或更廣義地從美中台三角關係著眼,都會徒勞無功。 

  文章指出,馬英九對美國的了解,遠超過歐鴻鍊部長。他自然知道,在就任“中華民國”“總統”後,美國考慮與北京錯綜複雜的雙邊關係,除過境時給予尊嚴、舒適、與方便之外,不可能准許他到華府或其它大城市訪問。但美國已表示將放寬高級官員來台的限制,也會允許台部長級官員藉開會或其它名義和美國對等人員接觸。類此默默進行的往來,遠較派個不請自來的祝賀團去參加奥巴馬就職典禮,更有意義,也更有收穫。 

  辦外交不需要去擠熱鬧、湊興致,必須倚靠長期無聲的耕耘,積點滴為溪流,清晰了解對方國家利益與得失之間的考慮,尋找雙方都能接受的道路。更不需要敲鑼打鼓,讓別人知道我來“爭取”你的友誼來了,只有外行人才會作這種得不償失的傻事。 

  文章最后說,馬英九日理萬機,無暇過問別人替他安排的日程細節。兩周前偶見電視報導,他出席了一個所謂“祈禱早餐會”。這本是美國總統就職慶典中的一個節目,台灣從無前例,令我警覺到這恐怕是對美國全無了解者做出的安排,為派團去慶賀奥巴馬就職鋪路。如果真是如此,我期期然以為不可。


    相關專題: 美國變天 黑人奧巴馬入主白宮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