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俄媒稱中國已承諾不再私自複制俄制武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15 10:27:34  


中國國產殲11B型多用途戰機。(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2月15日電/東方網消息:據俄羅斯《生意人》報報道,中俄最近三年來的首次政府間軍事技術合作委員會會議已於近日在北京順利舉行。俄方代表團團長、國防部長阿納托利·謝爾久科夫與中方負責人簽署了有關在軍事技術合作領域保護知識產權的協議。消息人士透露,中方已承諾將不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複制俄方技術成果。

  俄外交部官員表示,俄方之所以要在會議期間堅持討論有關保護知識產權的問題,主要是因為中國方面近些年來明顯侵犯了俄方的知識產權。中方生產的侵權產品包括:C-602反艦導彈、WS-10“太行”航空發動機和J-11戰鬥機等。

  專家們認為,C-602與俄制X-55巡航導彈非常相似,而WS-10則仿制自“蘇霍伊”戰鬥機裝備的AL-31F發動機。除此之外,中國目前還在根據俄方的授權許可從事米-171多用途直升機的組裝工作。

  衆所周知,米-171是目前世界上最為暢銷的俄制直升機產品。因此,俄方不希望在未來的直升機生產上遭遇到中國版米-171的競爭。

  俄方認為,中國對俄制蘇-27戰鬥機的仿制是近年來的最大一起“非法複制”事件。1995年,中俄雙方簽署了有關授權中方在沈陽組裝200架蘇-27SK(中方代號為J-11)多用途戰鬥機的協議。在1998-2004年期間,中國總共獲得了大約100套用於組裝的整套部件。但在此之後,中方卻拒絕按照協議接收剩餘的部件。其原因在於,中國的飛機制造廠商已掌握了利用國產部件組裝J-11的技術。中國當地媒體甚至還報道了有關配備國產發動機和機載雷達系統的J-11B戰機已投入生產的消息。

  分析人士指出,一旦今後J-11B投入大批量生產,俄羅斯的“蘇”系戰機將有可能遭遇到激烈的競爭。

  盡管已與中方簽署了保護軍事技術知識產權的協議,但有俄部分專家卻對該協議的重要性表示了懷疑。

  來自俄戰略與技術分析中心的專家康斯坦丁·馬基延科就認為,雖然協議的簽署是俄方取得的一項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此舉卻未必能阻止中國人繼續非法複制俄方技術。他指出,俄羅斯無論如何都必須尋找有效的方式以便采取更為強硬的談判立場。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