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人民幣可借助香港走向國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17 10:19:16  


  中評社香港12月17日電/香港大公報今天社評說,昨日國家央行行長周小川在本港指出,內地對擴大人民幣業務已做了許多工作,人民幣用於貿易結算已討論多時,難度不大,只要中央作出決定,便可很快推行。這無疑反映了央行對兩地在此領域合作的支持,希望很快便可落實,為人民幣走向國際,和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角色掀開新頁。

  擴大本港人民幣業務已談了多年,並已取得在港開辦人民幣存款,和發行人民幣債券等一些進展。由於這對本港發展金融業務十分有利,故港方一直積極爭取。香港作為較成熟、先進的東亞國際金融中心,協助人民幣國際化既義不容辭,亦最有條件,在技術層面上也做了不少準備工作,但可惜一直受到拖延,尤其是以人民幣結算作貿易,早已在中國周邊邊貿上進行多年,最近中俄還達成協議,讓兩國貿易以本幣結算,更搶在香港之先,故兩地在這方面開展合作已更為迫切。

  社評指,在金融風暴衝擊下,特別是當美元大幅波動,而重建國際貨幣體系的要求日增,人民幣國際化已是刻不容緩,否則中國將坐失良機。故周小川的在港言論或預示快有突破。人民幣要國際化,必須建立其服務國際貿易及投資的功能,關鍵是在未能完全自由兌換下,如何部分達致這些功能。為此必須先通過香港進行試驗,為全面推廣打好基礎及減低風險。另一方面,在務求穩妥外亦要積極進取,尤其在國際風雲多變下,不單試驗要盡快開展,當有了初步成果後,亦應盡快推廣到其他地區以早日得益。以人民幣作儲蓄及投資媒介的試驗,在香港早已開始,發行人民幣債券便是重要突破,今後應加快擴大其範圍,讓更多的企業發債和擴充債券品種。

  在國際化過程中,人民幣還要參與更多的雙邊或區域金融協作。最近在這方面便有新的進展:中國與韓國已達成了一千八百億元人民幣的貨幣交換協議,有利兩國間建立更緊密的本幣金融關係。近期韓國備受金融風暴衝擊,資金大量流走,以致貨幣貶值而外匯儲備大降。這令中韓協議更形重要:藉此將有助韓國穩定其貨幣及金融體系。這也顯示了中國對在區內推廣金融合作,已有了更大的積極性。從長遠看,這類合作也是建立亞洲區域貨幣(亞元)的必要基礎。人民幣國際化與亞元的培育應齊頭並進,彼此間並非互相排斥,而有互動之效。

  社評又說,為了人民幣國際化,中國還須更積極參與國際的金融重組、改革與國際金融新秩序的建設,力爭人民幣成為未來多元化國際貨幣體系成員。為此中國必須通過自主創新,拓展符合本國需要的相關金融理論,並爭取更大的國際發言權。要重視制定好匯率政策,尋求國際貨幣體系及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這正是中國軟肋,也是人民幣國際化必須面對的巨大挑戰。自○五年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先是爬行升值,到今年七月後,又重與美元掛勾,但都非理想的機制,由此產生眾多問題,須及早處理。目前最可行的辦法,便是基於一籃子掛勾進行有管理的浮動,目標是維持有效匯率的基本穩定。這樣才最符合中國及世界的長遠利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