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廣東恐成危機轉嫁重災區 汪洋承諾力保就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02 08:45:48  


汪洋代表政府承諾,要通過努力工作,絕不讓任何一個農民工在廣東因為失業而挨餓受凍,尤其不允許任何一個在廣東讀書的農民工子女因為父母失業而失學。(資料相)
  中評社香港1月2日電/全球金融危機下,廣東的經濟亦大受波及。據廣東省社科院前日發佈的每年一度《廣東區域綜合競爭力評估分析報告》分析,廣東可能成為金融危機轉嫁的重災區。報告認為,解決的主要方法是刺激內需及增加主要依賴國內的內源型經濟投資。 

  文匯報引述廣州日報報道,報告認為,此次起源於美國的金融海嘯,對全球其他國家與地區的影響,尤其是對大量發展中國家的破壞性影響,估計要在今年上半年甚至更長時間才會充分顯示出來。而伴隨金融危機而來的全球經濟蕭條會導致廣東大量加工貿易企業訂單顯著減少。最近出現的企業倒閉並非都是訂單減少所致,更多是金融危機帶來的重要戰略資源,如石油、礦產、有色金屬價格跳水導致的企業投資失誤所致。 

  指粵長期發展後勁下降 

  報告又指出,廣東的長期發展後勁呈下降趨勢。報告比較廣東與江蘇、福建、浙江、山東等省市的區域競爭力。1978年,廣東、江蘇、山東三省中,廣東GDP最低。經過30年發展,2007年廣東以超過3萬億元的經濟總量與江蘇、山東拉開了5000億元的距離。但是從1996年全國經濟軟著陸來看,廣東的經濟增長速度與江蘇、山東相差無幾。這些數據表明,廣東的發展主要得益於率先改革開放的優勢,近年來這種優勢已明顯趨弱。 

  廣東的長期發展後勁在1992年以後得到了增強,到1995年就開始回落,1997年後,廣東的真實發展後勁已低於均速增長所需的發展後勁。 

  建議粵港澳交通一體化 

  報告認為,解決廣東發展後勁的主要途徑是刺激內需及增加內源型經濟投資。報告指出,在經濟蕭條時期,通過收入倍增計劃刺激內需有難度,因此,對於地方政府而言,除了最大限度刺激本地需求,更重要的是與企業配合共同開拓國內外市場,通過“走市場、建渠道、樹品牌”來解決企業生產力過剩的問題。 

  報告分析2000年以來的數據,指出廣東的消費比重在逐年下降,特別是居民消費增長速度低於經濟增長。報告分析,珠三角經濟一體化決定粵港澳合作成敗。珠三角經濟一體化應以交通一體化和資訊一體化為起點,打造一個不受地方利益影響的最優一體化交通網絡。 
 
  另外,南方日報1日報道,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外市場需求減弱,一些外向型加工企業生產經營較為困難,有的甚至倒閉,部分農民工碰到了開工不足、減薪甚至失業等問題。廣東省委書記汪洋,12月31日到中山市看望慰問農民工,與16名農民工代表座談。汪洋代表政府承諾,要通過努力工作,絕不讓任何一個農民工在廣東因為失業而挨餓受凍,尤其不允許任何一個在廣東讀書的農民工子女因為父母失業而失學。 

  汪洋在中山市負責人的陪同下,來到中山五桂山鎮長命水村的富麗製衣廠,與農民工深入交談。女工姚白玉告訴汪洋,夫妻倆在廣東打工已經有10多年,每年能寄1萬多元回家。現在攢足了錢,丈夫已經先回湖南老家建房子。 

  “現在部分企業訂單減少,生產經營比較困難,有的還裁員了。如果失業了,你有什麼打算?”汪洋關切地問。“我們廠暫時還沒有裁員。不過,就算裁員了,我也不怕。東家不打打西家,我這十年來也換了不少工作了,還不是一樣走過來了!”姚白玉憨厚耿直的回答把工友們都逗樂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