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吸引民間存款 地方公債下月正式發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03 08:55:12  


地方發債後,募集的資金將被限定,只能用於中央財政投資地方項目的配套工程,以及民生項目。
  中評社香港1月3日電/配合國務院4兆人民幣的擴大內需政策,大陸各省市政府推出了18兆的配套投資計劃;為了讓財政不足的地方政府能共同參與拼經濟,財政部史無前例的發行地方債券,並已確定將在2月1日正式發行。 

  台灣工商時報報道,據了解,大陸財政部首次發行的地方公債,主要是希望讓地方政府擁有足夠財源,藉此刺激地方經濟。 

  不過根據中國經營報報導,地方發債後,募集的資金將被限定,只能用於中央財政投資地方項目的配套工程,以及民生項目。 

  由財政部代為發行的地方債券,將經由招標承銷機構的方式向社會發行,發行後的代發地方債券,將可以在銀行間市場以及證券市場流通。不過,按照中央規定,地方政府是不能拿這筆錢作為經常性支出。 

  按照現行的大陸“預算法”規定,地方政府是不能舉債的,不過在全球金融海嘯肆虐之際,地方債券的發行已等不及修改國家預算法,所以只得採取由財政部代為發行的方式。 

  除了預算法的限制外,由中央政府代為發行地方公債,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不容忽視的潛在風險;據萬聯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孫恆透露,主要是擔心地方公債發的太浮濫,會造成地方政府投資項目一轟而上,並且形成過度投資的局面。 

  事實上,包括國務院提出的4兆,還有地方政府配套的18兆,都是在財源不足情況下提出的;就以中央的4兆擴大內需計劃來說,有接近3兆是靠地方政府與社會資金配套,指望中央財政解決地方政府問題不切實際。 

  此外,地方政府以往最大的財政收入來源─賣土地,近來在大陸房地產業低迷情況下,各城市的資金自然出現問題,只好由財政部出面,代為發行地方公債籌建設資金。 

  由於擴大內需建設計劃案已迫在眉睫,財政部代地方政府發公債的指標研究,將在元旦假期後立即展開,並且在農曆春節前,完成地方政府上報公債規模,還有國務院下達公債發行額度,然後2月1日就正式掛牌發行。 

  據了解,這次地方公債的發行額度,國務院將按照中央財政投資地方項目的配套工程,以及財政收入承載能力等指標為依據。 

  此外,相對於目前中國大陸已進入低利率時代,並且未來還有降息的空間,這次地方公債的發行,雖然可預見收益並不算太高,但與存款比較,不少銀行業者認為,地方公債應該仍會成為許多投資者的目標。

  吸引民間存款出籠

  台灣工商時報又報道,即使銀行存款利率“直直落”,但大陸老百姓在歷經股房市風暴後,仍寧可選擇當收益最低的定存一族;財政部首次為地方政府背書的公債,雖然是初生之犢,但在具備官方掛保證的情況下,應該會吸引不少銀行儲蓄資金出籠。 

  為了救經濟,大陸中央4兆、地方18兆的擴大內需計劃,推出時,讓當時低迷的全球景氣為之一振;然而最重要的財源問題,在地方沒錢,中央自顧不暇情況下,只得採取變通方式,由中央和地方聯合背書向民間借貸。 

  因為按照以往的預算法,大陸地方政府並沒有單獨舉債的空間;發行公債只有中央部門與國有企業有此資格,但非常時期必須有非常手段,為救經濟,即使是向來態度保守的財政部,也不得不出面聲援地方政府。 

  雖然過去10年來,大陸多數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幾乎都是年年2位數成長,然而在出口不振,還有裁員風起,同時又碰上房地產市場出現近年來空前低迷的情況下,地方政府的今年稅收,可預見大部份將呈現負成長。 

  此時18兆擴大內需預算,即使是將在未來的4-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實現,對地方政府而言仍是一股沈重的負擔;財政部代為發行地方公債,不僅增強了公信力,並且還貼心的為往後交易大開方便門。 

  在交易便利,購買族群不限法人,同時利率可望比定存高的情況下,未來幾年內,地方公債將可能成為中國大陸一般居民的重要投資工具之一;同時擴大內需工程,在社會資金踴躍投入後將不虞匱乏,對鞏固經濟成長率,肯定會有極大成效。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