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鬆綁”對華高科技出口 原因迫不得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19 10:56:15  


  中評社香港1月19日電/在美國總統布什任期最後一週,1月14日,美國商務部宣佈了一項與中國相關的新政策:給美國對華高科技出口鬆綁,將以往對華高科技出口的逐個審查,調整為向中國民用企業發放執照。

  《國際先驅導報》報道,美國商務部副部長曼柯索對此評價說,這份協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不過,早在2007年12月份,曼柯索也發表過類似的評論,當時,中美簽訂了《高技術與戰略貿易發展指導原則》。然而,在當時美國放寬的出口列表清單裏,只有5家在華企業進入,且沒有一家是中資企業。

  儘管如此,輿論還是普遍認為,這是布什離任前送給中國政府的告別“大禮”。

  中美雙方長期艱苦談判

  曼柯索在一項聲明中表示,今後只要中國客戶取得美國政府一次性的認證,就可以購買美國高科技產品,“這項新作法兼顧了美國國家安全與商業利益,美中兩國的企業都會從中受益。”

  美國的此番小小“讓步”,是中美雙方長時間艱苦談判、反覆拉鋸的結果。實際上,早在2007年下半年,在中國時任副總理吳儀的推動下,雙方就開始試行類似的新程式。美國商務部下屬的產業與安全局專門設立了一種新的技術出口審查項目,叫做“合格終端用戶”項目,負責審查想要進口美國高科技產品的外國公司,確保他們不會將產品轉於軍用,威脅美國的國家安全。

  而中國就列為該項目的首個“試水者”。2007年開始,陸續有中國企業獲得了“合格終端用戶”資格。這意味著,它們從那以後可以不用延續以往的進口申請模式,即每次進口商品時,都要“單次、逐一”地申請美國出口許可證,從而節約了大量時間、資金和精力。

  新程式的實施很快招來了反對聲音。美國國會中的一些保守派議員,立刻像慣常一樣扣起了國家安全的大帽。議員愛德華.馬基批判“合格終端用戶”項目允許“敏感軍民兩用”產品出口,並加速中國的軍事建設,破壞美國國家安全。

  中方拒絕“現場檢查”

  迫於壓力,美國政府開始收緊“合格終端用戶”的審查。上個月,美國政府宣佈暫停了五家取得“合格終端用戶”資格的中國公司的進口豁免權,指控其中的兩家公司可能與中國軍方有聯繫,而其他三家公司則可能捲入了非法技術獲得和武器擴散。

  借此風波,美國商務部提出要對中國公司進行現場檢查,並威脅將在布什任期結束之前全面終止“合格終端用戶”項目。美國商務部提出的對中國公司現場檢查的要求,遭到了中國方面的拒絕。

  經過一個多月的艱苦談判,美國政府最終宣佈與中國達成協定。不過,這一決定再次引發爭議。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