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印經貿發展迅速 成亞太應對危機新亮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19 11:57:37  


2008年10月25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來華出席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的印度總理辛格。 
  中評社北京1月19日電/在國際金融危機蔓延的背景下,中國和印度兩國的貿易雖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但仍保持了較為旺盛的活力。據中國海關最新公佈的數據,2008年,位居中國貿易夥伴第十位的印度與中國的貿易總值已達517.8億美元,年增長率高達34%。中印經貿關係的迅速發展已經成為中印關係的新亮點,也有助於提升亞太地區應對金融風暴襲擊的信心。 

  人民網今日刊發文章說,自上世紀80年代末,中印經貿合作的軌跡與兩國關係的發展趨向日益契合。兩國經貿額1990年時僅為2.6億美元,不到20年光景,增長了幾乎200倍。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中印經貿合作明顯加快,年貿易額增速平均超過30%。中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印度第二大貿易夥伴。2008年初,溫家寶總理與訪華的印度總理辛格共同提出,到2010年將雙邊貿易額目標提高至600億美元,比此前確定的400億美元的目標大增了50%。經貿合作對於中印兩大鄰國不斷改善在政治等各個層面的關係,對於增進兩國和兩國民眾的了解與互信,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中印經貿合作的巨大發展動力,來自於兩國人口數量、市場規模以及經濟結構形成的互補。起初,中國對印度出口的商品主要是製成品或半成品,而從印度進口的則多是初級產品。但近年來,兩國經貿合作結構的逐步升級,相互投資的迅速增長以及兩國企業界的良性互動,推動了兩國經貿合作的均衡擴大。目前,中國對印出口主要為電信、電力設備、有機化工、輕工業產品等,中國一些大公司已在印度直接投資,印度軟體開發巨頭塔塔諮詢服務公司等也都搶灘中國。 

  隨著貿易量的增加及印度對華貿易逆差的擴大,中印兩國之間的貿易摩擦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特別是2008年的第四季度,印度發起的對華反傾銷案件數量甚至與2007年全年持平,且單筆涉案金額大幅提高。此外,印度對華商品的關稅仍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一是印度還沒有完全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二是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惡化,使得印度國內的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在看到這些問題的同時,也應當看到中印兩國經貿合作的潛力還遠遠沒有開發出來。只要雙方能夠妥善處理合作中的問題,克服貿易投資的障礙,就能夠為兩國工商界創造更為良好的經貿環境,使兩國的經貿合作達到新的水準。 

  目前,中國和印度都在穩步推進改革。隨著雙邊關係的不斷發展,各自產業結構的不斷改善,兩國經貿加速發展的前景令人樂觀。中印是戰略夥伴,不是競爭對手,雙方的目標是在經貿合作中實現互利共贏,為中印關係的發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