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奧巴馬上任 基辛格:中美關係須升至新層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21 09:44:43  


基辛格指出中美關係現時的挑戰,是政治及經濟多於軍事。
  中評社香港1月21日電/美國總統奧巴馬就職前夕,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英國《獨立報》撰文,指出目前的政經危機造就了創建新世界秩序的機遇,他稱中國在新世界秩序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呼籲兩國把關係提升至新層次。以下為文章譯節:

  美國新一屆政府在嚴重金融及國際危機之際上台,若說國際體系目前的不穩,正為創新外交創造了獨特的機遇,也許有違直覺。在某層面看,金融體系的崩潰打擊了美國地位:美國的政治判斷過去雖然一直爭議不斷,但美國對世界金融秩序的處理,卻一直未受挑戰,但現在世人對美國處理金融危機的方法卻是普遍失望。

  與此同時,困難的嚴重程度卻令世界不能躲在美國的護蔭下。各國都要自行評估自己在這場危機中扮演的角色。各國都尋求避免重蹈覆轍,並且面對現實:目前的危機只有共同行動才能對付。就算是最富裕的國家,都得面對資源緊絀的問題,各國都要重新界定先後緩急。若一個體系能夠兼容各國的先後緩急,新的國際秩序便告誕生。國際金融體系跌進深淵的同時,環球同時有不少政治危機,全球不同地方史無前例出現不同變化。新國際秩序若不產生,世界便跌進混亂。

  目前各國都各自推出救市方案,但至今除了稍為緩和恐慌外,並無成效。除非一套各國能夠依靠的規則出現,否則政治及經濟的國際新秩序便不會產生。政經體系只有通過兩個方法來穩定,一是製造國際規管體制;若否,便是將目前的經濟體系縮小規模,地區性的組織重新抬頭。目前看來,新的布雷頓森林會議是最好的結果。

  美國在這架構扮演的角色,會是決定性的。美國愈是謙遜,影響力愈是巨大。因此我們要修訂美國那種大義凜然的態度。蘇聯瓦解後,以及隨之而來不間斷的經濟增長,都令不少人將世界秩序等同接受美國設計,包括接受美國內政的喜好。這便造就了一定程度的單邊主義,並令其它國家以符合美國指令與否,作為加入國際體系的條件。

  自肯尼迪就職以來,再沒有美國政府像今屆新政府一樣掀起那麼高的期望。世界舞台上的主要參與者,都希望跟美國一起合作共同應對危機,這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奧巴馬引起世界民衆期待,是塑造新世界秩序的重要因素。但這提供的只是契機,而非政策。最終的挑戰在於如何把所有主要國家及大部分國家在這場經濟危機的共同關切點,以及對聖戰組織恐怖主義的共同恐懼,塑造成策略。這策略還得要覺醒到核武擴散、能源及氣候暖化等新課題,都不能單靠一國或一個地區之力來解決,才能得以鞏固。

  若奧巴馬新政府只依靠初時的高聲望,那就大錯特錯了。中國在新世界秩序中扮演了關鍵角色。中美最初只是抵抗共同敵人的戰略設計,在過去數十年已演化成國際體系的支柱。中國購買美國國債令美國過去得以揮霍,美國對中國貨開放市場也幫助了中國經濟現代化。

  為了收拾金融危機殘局,這兩個國家都需要對方的合作。因為全球金融體系崩潰摧毀了中國貨的海外市場,中國目前正側重基建及刺激內部消費。但改弦易轍並不容易,中國的經濟增長可能會暫時降到7.5%以下,也即降至中國專家認為會危害政治穩定的警戒線。

  全球經濟秩序會是什麼樣子,將很大程度取決於中美未來數年內會如何打交道。一個受挫的中國,很可能會再把目光放在亞洲的地區組織。若美國保護主義加劇,或把中國定位為長遠宿敵,一些“自我實現預言”便可能會破壞了全球秩序的前途。一旦世界回歸到重商主義及19世紀外交,世界劃分成互相競爭的地區,所造成的危害是長遠的。

  中美關係必須提升至新層次。這一代的領導擁有良好的機遇,把雙方關係塑造成共同命運設計,一如二戰後的美歐關係:唯一不同的是,現時的挑戰是政治及經濟多於軍事。

  因應世界的複雜性,美國要不再堅持所有問題都可以在一定時間內按照計劃解決,我們必須學習在可行的範圍內運作,通過積小成多達至最終目的。國際秩序能否持久,除了取決於各國參與建構外,還有賴他們保證。美國奧巴馬政府及其潛在夥伴正有一獨特的機遇,把這危機轉化成希望的願景。


    相關專題: 美國變天 黑人奧巴馬入主白宮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