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海內外熱議國防白皮書:不先用核武顯自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24 09:52:29  


中國新型東風-25型中程彈道導彈。(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月24日電/1月20日,中國政府發布了《2008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這是1998年以來,中國第六次發布國防白皮書。對於新國防白皮書,海內外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解讀,其中二炮部隊和海軍遠洋作戰能力成為最大的焦點。 

  不先用核武顯“超級自信” 

  《青年參考》報道,對於中國第六次發布的國防白皮書,美日等國最關注的是中國的二炮部隊,尤其是核武器的還擊能力。 

  美國麥克萊齊報業集團記者蒂姆.約翰遜以《中國發誓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為題報道稱,中國首度在國防白皮書中概述如何應對核威脅的戰略。中國將讓核武器處於“全面戒備”狀態,以“嚇阻敵方使用核武器對付中國”。一旦敵國向中國發射核導彈,那麼中國將堅定地實施“核還擊”。中國長期堅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從4年前開始在海南修建堅固的地下倉庫,以便在發生核戰時保護核潛艇。 

  日本軍事研究機構表示,中國國防白皮書坦言核還擊能力,恰恰是“超級自信”的表現,因為這說明中國遭到敵國先發動核打擊的情況下,中國核戰部隊有能力應對敵國首輪核打擊,且能立即實施還擊。 

  新國防白皮書指出,“中國主張所有核武器國家明確承諾全面、徹底銷毀核武器”,呼籲國際社會進行核裁軍。對此香港《文匯報》指出,對於外電有關中國將停止研發新式核武器的報道,此間中國軍事專家認為,中國應該不會做出這樣的承諾,但會積極支持國際社會進行核裁軍。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軍事評論員洪源在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說,中國在白皮書中明確表態,“第二炮兵所屬導彈核武器平時不瞄准任何國家”。當前核大國均採取以陸基洲際導彈、戰略轟炸機及核潛艇為主的“三位一體”核打擊體系,而中國當前的核戰略打擊力量主要以陸基發射,在空基和海基方面還不成熟。因此他認為,當前中國在核武方面具備“初級、有限和少量”3個特點,因此根本談不上停止研發的問題。 

  島內猜大陸對台軍事部署 

  新國防白皮書同樣讓台灣當局高度關注。台灣“中央社”20日報道,台灣軍事學者蘇紫雲認為,2008年中國國防白皮書對台立場較2006年版本似有軟化。2006年中國國防白皮書將“台獨”列為“影響中國安全環境的因素”之一。而2008年國防白皮書則認為,“‘台獨’勢力謀求台灣法理獨立的圖謀遭到挫敗,台海局勢發生重大積極變化,兩岸關係得到改善和發展。” 

  台灣《聯合報》21日報道,在白皮書中第一部分“安全形勢”中即談到台灣問題。白皮書說,當前台海局勢發生重大積極變化,兩岸關係得到改善和發展。在2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白皮書中談到現在台海局勢有了很大改善,是否意味大陸會減少部署在台灣附近一些地區的裝備力量。國防部發言人胡昌明說,台灣問題涉及民族根本利益和國家核心利益,“我們進行有限的軍事部署,完全是根據國家的安全利益,維護民族根本利益、國家核心利益的需要”,什麼時候調整,也將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而定。 

  台灣《中國時報》21日稱,白皮書全篇的主軸是“和平發展”,對台海形勢表示樂觀,文章排除所有如“反獨”和“促統”等用語,並把戰略指導重心從“遏制戰爭”轉為“遏制危機”,展現了大國崛起的自信。作為對比,《中國時報》還提到,在2004年的白皮書中,因陳水扁連任,大陸把“制止分裂,促進統一”列為國防政策的首要目標,這在島內媒體看來是“狠話不斷”。 

  但到21日下午為止,台灣“總統”馬英九辦公室和“國防部”,均未對大陸新發布的國防白皮書發表任何評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