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法官勿心軟 要“竊國者侯”歷史絕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24 11:00:02  


  中評社香港1月24日電/聯合報今天社論指出,扁家四大弊案開庭後,呈現一個奇特現象:職務愈低、涉案情節愈輕微者,全都當庭俯首認罪;相對的,職務愈高、犯罪情節愈重大者,卻反而振振有詞,高呼自己無辜。這個對比,可謂扁政府最後的官場現形紀實。

  從南港展館案、龍潭案到洗錢案,余政憲、郭銓慶、李界木、蔡銘哲、吳景茂及陳致中夫婦,均已陸續承認罪行。相反的,惡行貫穿各案的陳水扁,及其身邊幕僚馬永成、林德訓,卻都堅不認罪。更令人錯愕的是,陳水扁等三人上推下諉的說詞猶如天方夜譚,堪謂什麼事都敢做,卻什麼責任都不想擔。

  社論指出,陳水扁早先的辯術,是把責任全推給吳淑珍,自稱他對收賄全不知情。俟他在府內召見“閣員”就龍潭案親授機宜之事曝光,乃至為二次金改在府內會見財團人士,更要求林全代為安插人事,亦經證實;他無可閃躲,辯詞隨即轉彎稱“總統”職權不及於財經決策,他只是行使“建議權”而已。言下之意,行政部門要聽他的“建議”行事,他也很無奈。

  如此厚黑的說詞,大概也只有陳水扁才說得出來。誰不知道,在他“總統”任內換過六位“閣揆”、六名財長、六名經長,任何官員只要稍不如他之意,馬上會被撤換。任內呼風喚雨八年,陳水扁對干預行政部門的決策何時有過任何遲疑?又何時對“憲法”規範之“總統”權限保持過尊重?更別說,要求官員在台前依其指令行事,自己則安坐幕後等著財團納財進貢,如此貪斂的惡行,他卻以“只有建議權”想一刀切斷收賄因果,難道以為台灣民眾都是無知可欺之輩?

  社論指出,握有絕對權力,也榨取了金額可怕的非法利益,陳水扁卻還在辯稱自己多麼無辜,這恐怕連說服綠營支持者都有困難。但陳水扁卻還在庭上辯稱,全世界只有台灣有“圖利罪”,這個罪早該廢止。依其邏輯,一個“總統”在任內暗槓公帑、公然索賄多達數十億,難道是民主國家該接受的常態?

  陳水扁的硬拗狡辯已是不可理喻,而觀察馬永成和林德訓拒絕認罪的理由,竟和扁式邏輯如出一轍,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所不同的是,馬、林兩人一方面和扁切割,宣稱自己所為都是“秉忠誠之信念”,奉“總統”之命行事;另一方面又和下屬切割,聲稱“國務費”的實際申領、核銷都是陳鎮慧所為,與他們無關。如此上推下諉,兩位“總統”親信突然變成卑微的僕從,儼然忘了自己當令時威風凜凜、不可一世的神氣;這種詭辯,完全違反大家認知的事實。

  由此看來,扁家弊案對司法最大的挑戰,尚不止是追查犯罪事實及金錢流向,更要把權力與責任的暗溝、黑洞清除乾淨,絕不能讓那些踰矩濫權的人佔盡便宜還耍賴,任“國家”體制的尊嚴和資源糊裡糊塗被玩弄、掏空。以馬永成為例,身為“總統府”副祕書長,卻屢次協助“元首”枉法貪贓,他還敢自稱“秉忠誠之信念”;請問,挖“國家”體制的城牆,算哪門子效忠法?

  最近,前“經濟部”次長侯和雄因水利弊案在一審被判刑五年十個月,同案水利署官員張義敏因在長官說項時“配合度較高”,被判刑六年四個月,水公司經理楊水源則被判五年十個月。以此標準,馬永成、林德訓要以自己係聽命行事、並未實際“拿到好處”為由脫罪,分明行不通。同理,陳水扁坐擁大權、四處插手亂撈,卻妄想以別人自動送上門來的“政治獻金”為由脫身,恐怕也只是癡心妄想。在陳致中認罪後,他更難脫身法網了。

  扁家弊案一路審來,大家看到的情景是:官做得越大,羞恥感越小。這是民主台灣的過渡現象,還是台灣民主墮落的軌跡?司法官別輕忽手上的力量,請拿出勇氣和智慧,讓中國歷史“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的千古嘲諷從台灣絕跡吧! 


    相關專題: 陳水扁巨貪現形 民進黨陪葬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