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媒:廣東“騰籠換鳥”推進完全的經濟改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12 19:13:26  


一位工人在富士施樂的深圳公司組裝複印機。(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圖)
  中評社香港2月12日電(記者 蘇楠編譯報道)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發表特稿說,曾是耐克(Nike)鞋、塑料聖誕樹製造廠及中國40%工廠的基地的廣東,受到了國外需求下降的衝擊。但這並不意味著廣東省正坐以待斃,相反,這個市場經濟試驗區正利用此次7年來最嚴重的放緩,來推進一個完全的經濟改造。

  像此前的日本和亞洲“小龍”,中國正在逐步放手密集型和低端的製造業,轉型為一個能夠化理念為現實的革新者。換句話說,中國要創造下一代音樂播放器,而不僅僅是組裝iPod。經濟危機可能會有助淘汰低產值的企業,給更高端的騰出空間。

  北京商務部高級研究員梅新育說,這項政策被稱為“騰籠換鳥”,此次經濟放緩“加快了這一進程。”

  上個月,國家發改委宣布了《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計劃在2020年以前將廣東省及鄰近香港和澳門打造成一個“重大創新中心”。

  未來3年,這裡將建立100所研發實驗室。到2010年,地區人均產量預計將比2007年躍升50%,達到8萬元(人民幣,下同)。到2020年,報告預測,30%的工業總產值將來自高技術製造業。

  《綱要》指出,雖然一些傳統的競爭性行業,如家用電器、紡織品和服裝、造紙和中草藥也將升級來提高能力,但是效率低下、耗費能源的產業將逐步被淘汰。低端的工廠將需搬遷到較低成本的省份或國家。

  對於廣東官員來說,這是他們面前唯一的出路。隨著去年全球經濟衰退對中國出口造成打擊,該地區的經濟增長已由2007年的14.7%降到了10.1%。

  但是,經濟危機已迫使出一些妥協。為了遏制數以百萬計的裁員,官員決定扶植那些掙扎求存的企業,提高出口退稅來幫助他們降低成本。

  “他們嘗試為企業提供足夠的福利,使它們不會倒閉,同時不在原路返卻得太多, ”總部設在北京的龍洲經訊(Dragonomics)研究所主任葛藝豪(Arthur Kroeber)說。

  激勵措施旨在保持平衡,在沒有犧牲高科技升級的前提下刺激經濟。葛藝豪指出,上個月購買資本產品附加稅的減免就是例証。 

  另外一個例子是汽車產業援助方案,提出對特定車型減免購置稅,並對將大排量汽車更換為較節能清潔汽車的車主進行補貼。方案還包括一項100億元的資金來促進新科技,包括大規模生產電動汽車。 

  梅新育表示,中國政府有大量資金來幫助升級產業鏈,實施一系列利好政策,包括補貼基建、減稅、投資和優惠的政府合同。 

  深圳當代社會觀察研究所所長劉開明說,除了將大量資源投放到發展高技術升級的基礎設施外,中國還需增強勞動者技能。

  由於經濟危機,最近這裡有許多“空籠子”, 劉開明說,“但他們仍在等著鳥兒的到來”。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