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張維迎:金融危機 借款給美國的中國也有責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17 14:05:31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張維迎
  中評社香港2月17日電/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這是一句老話,但今天說起來更讓我們刻骨銘心。一年半前,中國企業家對中國經濟景氣的信心指數達到8年以來的最高點;即使到2008年初,企業家信心指數仍然處於8年以來的最高點之列。但到年底,這一信心指數掉到了8年來的最低點,而且遠低於過8年的任何時候。中國經濟學家的信心指數也類似。不過,調查數據表明,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信心的滑坡比中國企業家早了一個季度。今天,無論中國企業家還是中國經濟學家,都很難再有一年前的樂觀情緒! 

  企業家信心的變化確實是中國經濟景氣變化的真實寫照。過去12個月,中國工業增加值指數的變化有兩個主要特徵。第一個特徵,增長速度下滑非常快,好像所有企業在同時犯錯誤;第二個特徵,重工業的下滑速度遠大於輕工業,也就是生產資料工業的波動遠遠大於消費資料的波動。這兩個特點也是所有經濟蕭條的主要的特徵。應該說,我們的經濟已經進入了一個艱難時期,或者出現了增長衰退。

  中國經濟的變化是世界經濟變化的一個縮影,儘管我們的問題出現的晚一些。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經濟什麼時候能够走出低谷?底部在哪裡?有人說是V型,有人說是U型,也有人說是W型。最悲觀的說法是L型。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理解,為什麼會發生這次世界性的經濟大衰退?對這個問題可能有不同的回答。但是我想,最根本的問題是:這次危機是根源於市場的失敗,還是政府的失敗。換一句話說,究竟是看不見的手出了問題,還是看得見的手出了問題?對造成目前局面的不同理解和回答,也自然導致政策上的不同選擇。而且,不僅關係到我們的政策選擇,還關係到未來走向什麼樣的經濟體制,也關係到經濟學的未來走向。

  西方經濟學界一般把市場的信仰劃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就是對市場經濟經濟沒有任何信仰,不相信市場經濟,這是傳統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第二個層次是懷疑主義,搖擺不定,有時候信,有時候不信,這是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也就是主張政府干預主義的經濟學;第三個層次是對市場經濟非常信仰,但是也認為,必要的時候,政府應該介入市場,這是芝加哥學派。弗裡德曼就認為,經濟蕭條時期政府應採取積極的貨幣政策讓經濟走出低谷;第四個層次是對市場堅定不移,完全信仰,這是以米塞斯和哈耶克為代表的奧地利學派,但這一學派當今的代表人物主要在美國。

  有人把這次經濟危機歸結於市場失靈,特別是經濟自由化導致的結果。確實,危機出現後,凱恩斯主義的經濟干預政策已經開始在全世界大行其道。但事實和邏輯分析表明,這次危機與其說是市場的失敗,不如說是政府政策的失敗;與其說是企業界人事太貪婪,不如說是主管貨幣的政府官員決策失誤。在我看來,這次危機也許是複活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和徹底埋葬的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機會。

  重溫奧地利學派對大蕭條的解釋

  讓我們回顧一下80年前發生的那次大危機。這次危機發生的背景雖然與那次危機有所不同,特別是經濟全球化和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崛起,但也確實有許多相似的特徵:危機之前,一方面,技術創新,生產率提升,經濟高速增長,價格水平穩定甚至下降,似乎一切正常;另一方面,銀行信貸持續擴展,流動性過剩,貸款利率低,固定資產投資強勁,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泡沫嚴重,似乎難以持續。1990年代開始的日本經濟的長期蕭條和1990年代後期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前都有類似的特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