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給馬英九的建議 喚山不來則就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19 10:15:25  


  中評社台北2月19日電/民進黨與台聯將在周末舉行“民間國是會議”,蔡英文主席邀請馬英九與會;並謂:“如果馬英九不來,就是拒絕人民心聲。”“倘若馬政府不聆聽民意,群眾運動將很難避免。”

  聯合報今天社論指出,蔡主席的話雖略嫌霸氣,也不無威脅之意,而此次會議究竟能達成多少預期目標,甚至有沒有所謂的預期目標,也仍令人存疑;但即便如此,我們仍建議馬英九:民進黨既已遞出邀請函,馬英九即何妨堂堂皇皇欣然赴會,展現領導人廓然大公的氣度與高度。

  十九年前,李登輝為回應民間改革期望,並欲藉民意壓制國民黨內的保守勢力,曾首度召開國是會議;當時民進黨內部為了應否參加也曾有過激烈爭論,最後黃信介等溫和派人士答應與會,邱義仁等主張體制外路線者則強烈反對。

  當年參加國是會議的朝野人士,理念未盡相同,終極目標也可能有異,但在民主化改革的共同認知前提下,卻讓那次國是會議變成了改革台灣民主體制的發動機,推動完成了“總統”直選等重大的憲政改革工作。

  繼任的陳水扁雖未召開過國是會議,但他任內舉辦的兩次全台財經會議,目的即在仿效李登輝,以廣邀朝野人士出席會議的形式回應民意對他拚經濟的呼籲。但陳水扁在會後卻背棄了民意期待,兩次財經會議幾乎無一項決議落實,兩岸直航三通等重大共識,擱置了八年後才由馬英九政府逐一實現,二次金改更成為扁政府遺留下來的大爛攤子。

  社論分析,前兩任“總統”為討論國是而召開大型會議,雖在當時與後來都有不同評價;對國是會議這個政治儀式到底能有多少實質功能,也一向有仁智之見;但台灣現今處於百年罕遇的社會經濟困境,期許朝野攜手可謂比任何時候更加迫切,因此我們建議馬英九能出席“民間國是會議”。理由有五點:

  其一,所謂的國是會議,本應由執政的政府領導人號召籌辦,並主動向在野黨伸出和解之手;但民進黨現在既已主動舉辦,並公開邀請馬英九與會,馬英九若能借力使力,應邀出席,亦可將此次會議提升至“國家”民主機制的高度。既不會因婉拒失禮而落人話柄,又可展現“國家”“元首”願意聆聽多元民意的民主風度。

  其二,當年李登輝召開國是會議時需要黨外的奧援,如今有意改革民進黨的蔡英文,也同樣需要黨外奧援。李登輝當年不怕民進黨因國是會議而抬高身價,馬英九如今執政已握有“國會”絕對多數,更不可能擔心替蔡英文“站台”而長她威風;馬英九甚至更應積極促成民進黨內溫和派的壯大,讓他們走出過去的陰影,邁向中道路線。

  其三,蔡主席既邀馬英九為座上賓,來者是客,就理當以“總統”規格相待,絕不至於令會場上出現讓“國家”“元首”難堪的場面,否則不但嚴重失禮,也難逃輿論的嚴厲譴責。

  其四,馬英九一向不是個稱職的“溝通者”,不論黨內溝通或黨際溝通,紀錄都乏善可陳。他雖多次邀蔡主席入府晤談,想促成“雙英會”,卻總給人居高臨下的感覺;如今若能“喚山不來則就山”,親赴“民間國是會議”,屆時蔡主席若再拒絕打開溝通管道,恐難獲民意認同。

  其五,政府雖已擬訂了無數個金額動輒百億千億的救經濟方案,但其中無一項方案是依跨黨派決策過程所形成。此次“民間國是會議”排定的均屬財經民生議題,且民進黨與台聯均屬體制內政黨;馬英九參加“民間國是會議”,允宜以民主體制會議視之,再則對會中見解也應以體制內意見處理,或可補各種救經濟方案中跨黨派內涵略嫌不足的缺憾。

  走進在野黨主場的會議,沒那麼困難;向反對自己的人伸出善意的手,沒那麼難堪;耳聽此起彼落批判自己的聲音,也沒那麼窘迫。馬英九不妨視此次邀請為難得的機遇,磊落從容地應邀出席;因為,當在野黨邀請“總統”參加“民間國是會議”,馬英九自當以“元首”的高度給予回應。喚山不來則就山! 


    相關專題: 陳水扁巨貪現形 民進黨陪葬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