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馬英九:兩岸簽經濟協議 已經晚了5、6年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27 12:29:56  


  中評社台北2月27日電(記者 倪鴻祥)馬英九今天接受媒體訪問,就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提出解釋。馬英九強調,台灣要簽署這項協議,一是為了要推動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二要避免東亞經濟整合過程中被邊緣化、三要促進國際化。

  馬英九今天上午接受台灣年代電視台的錄影專訪時,就兩岸必須簽署經濟合作的原因,提出完整說明。他強調,大陸明年加入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後,台灣出口面臨沒有關稅優惠的情況,將喪失競爭力,因此現在的情勢,是非處理不可。

  馬英九表示,依照台灣的想法,一是希望將名稱定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但“兩岸”這兩個字不會出現在協議上,就像去年11月簽的協議也沒有“兩岸”這兩個字,但內容是“經濟合作”。

  馬英九表示,名稱要有“架構”的原因,是讓它有很清楚的範圍,但不是一步到位,也就是說,針對有共識的部分先簽出來,以後再加,因為簽署協議的內容,可以很廣泛,有關稅、非關稅、也可能有投資保障與雙重課稅避免、還有智慧財產權保護、爭端解決機制等等的問題,這不是在任何一個時間點就會有共識,所以有共識的部分先做。

  馬英九認為,甚至在關稅的部分,對台灣有迫切性的,例如台灣會先受影響的石化、電子零件、紡織與工具機等部分先談,談妥後就先上路,所以這是一個“架構性”的協議。

  馬英九強調,兩岸簽署的時候,一定是雙方對等互惠,就像兩岸談直航,從週末包機到每日包機,以及今年第三次陳江會(海協會長陳雲林與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還要談班機正常化,都是平起平坐,大家對等的在談、簽署。

  馬英九表示,台灣要簽署這項協議,一是為了要推動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二要避免東亞經濟整合過程中被邊緣化、三要促進國際化。

  至於台灣內部近來頻頻為了名稱問題,爭論不休。馬英九也說明,世界貿易組織(WTO)所登錄230個貿易協議,單是名稱就有7種之多,因此名稱不是問題。憑良心講,台灣現在做已經晚了5、6年了。

  馬英九強調,兩岸要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但不能在違反WTO精神,這是規定,所以在WTO的廣義架構下簽署,才可配合國際情勢,否則東盟明年與大陸一旦談成,稅率可能降到零,台灣的競爭就很吃力了。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