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聞周刊文章:希拉里亞洲之行 還欠大手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01 18:23:56  


希拉里有中美關係的嚴肅戰略思考?
  中評社香港3月1日電(記者 岑嵐編譯報道)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上月十九日至二十二日訪問中國三天,作為其亞洲四國之行的最後一站。她訪問期間,盡顯睿智、堅定與魅力,似乎頗受東道國歡迎,包括其最重要的中國之行。

  即將於三月九日出版的美國新聞周刊發表文章,認為希拉里的中國之行看似無懈可擊,然而面對主要的地緣政治挑戰——例如美國如何管理實力上升中的亞洲——她卻缺乏戰略思維。

  文章說,目前還看不到希拉里有任何有關中美關係的嚴肅戰略思考。傳統上,佔主導地位的強國與新興國家之間一向關係緊張。中美關係應該也不例外。不過,中國已經興起卻沒有驚動美國,簡直就是地緣政治奇跡。這該歸功於誰?中國似乎擁有清晰而全面綜合的戰略,而美國還沒有。

  文章認為,北京對美戰略很複雜。中國領導人一直遵循鄧小平的“善於守拙”教誨,保持低調。他們也創建相互依存的平衡對美關係。一方面,中國依靠美國作為其產品市場,另一方面,中國鼓勵美國依靠自己(以及其他亞洲國家)投資美國預算赤字。希拉里在其中國之行中也提到,非常欣賞中國政府對美國國庫券的持續信心。

  很難找出美國對華政策的連貫而長期的戰略,反而是個政策大雜燴,時而明智、時而不明智。明智的方面,美國決定將中國融入國際經濟體,並已以奏效,中國社會相應開放。數以十萬計的中國學生在美國留學,也有助中國改變。世界銀行總裁佐利克將中國視為“負責任股東”的預見,正逐步變為現實。

  文章續道,美國對華政策的長期戰略為何?首先,華盛頓應該重溫其各種假設。中美關係未來二十年會怎樣?中國共産黨將不會像前蘇聯般消失,如美國決策者私下期望的那樣。因此,華盛頓應該集中精力將中國融入國際體系,並且放棄那些中國認為導致其不穩定的政策,諸如支持達賴喇嘛或批評中國人權。

  文章最後指出,希拉里需要做的是,展現有關中國這個世界最大國家的大手筆遠景。假設她疏於此,結果將是中國將更加強大;如果她成功地從戰略角度處理中美關係,中國同樣會走向強大,然將成為克制的合作者。 


    相關專題: 希拉里訪問亞洲 中國之行壓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