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簽訂ECFA,台灣怎能不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03 11:13:03  


  中評社香港3月3日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日前針對兩岸經濟合作協議再度提出質疑,認為“東協加一”不會如馬英九所說造成11萬人失業,所以她不知道政府急什麼。她並表示,馬政府如果只是為了石化業降低百分之六點五的關稅而去簽兩岸經濟合作協議,不知道考量為何,除非是有其他的政治意圖。

  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發表社評指出,蔡英文雖未明說其他政治意圖為何,但是明眼人一看就影射與“統一”的政治議程有關。

  不只蔡英文有此反應,台灣某平面媒體甚至用圖表點名批評商總理事長張平沼、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台塑集團總裁王永在四位企業家,力挺簽訂兩岸經濟合作協議動機可議。該平面媒體批評的企業涵蓋自行車、電子、資訊、紡織、水泥、百貨、石化等產業,而非蔡英文口中所說的只是為了石化業而已,蔡英文的說法不攻自破。

  蔡英文是研究經貿法出身,她豈不知國際貿易組織因多哈回合談判停滯不前,使該組織在促進全球自由貿易方面的力量愈來愈有限,世界各國無不以簽訂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方式,來減少彼此之間的貿易障礙。她又豈不知任何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均不得違反國際貿易組織的規定。既然兩岸是在彼此處於平等地位的國際貿易組織架構下簽訂協議,怎麼會有矮化的問題呢?

  社評說,可惜的是,蔡英文受限於本身是民進黨主席的身分,只能在本身專業與意識形態之間,選擇站在意識形態那一邊。更可惜的是,蔡英文犧牲了她的專業,不但沒有讓她在黨主席的位置上發揮得更好,反而得到“綠不入心”的形容,真不知“為誰辛苦為誰忙”?也正因為蔡英文拋棄了國際貿易的專業,才會輕忽2010年即將啟動的“東協十加一”自由貿易區、2015年啟動的“東協十加三”自由貿易區,對台灣經貿環境的影響。

  蔡英文認為“東協十加一”最多對台灣造成0.1%至0.2%的經濟成長率的影響,衝擊非常小。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是,如果“東協十加一”的衝擊真是那麼微不足道,試問日、韓加入“東協十加三”豈非沒事找事做而加入?紐、澳、印想盡辦法要加入“東協十加六”豈非更令人不可思議?上述各國都不擔心對中國經濟過度依賴,為何獨獨台灣要特別擔心呢?

  社評指出,台灣的經濟成長是靠外貿拉動,擴大內需固然能滿足台灣部分的經濟成長,但是因為台灣各項天然資源有限,再加上台灣人有勤儉持家的習慣,所以將內需作為成長的發動機,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如果真的內需可以達成既定目標,為何各國還要設法簽訂自由貿易協議呢?難道他們都是“英英美代子”,簽訂協議只是好玩而已嗎?

  民進黨過去如終無法準確回答的問題是,為何與東南亞各國、日本、韓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就沒經濟過度依賴的問題,與中國大陸簽訂類以協議,就會出現問題呢?其間的道理實在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除了將之歸咎於於意識形態之外,大概就找不到更好的解釋了。

  當東南亞國協輪值主席、泰國總理阿披實日前在記者會針對兩岸經濟合作協議公開表示:“我們表示歡迎。”東協祕書長蘇林強調“如兩岸達成協議,我們全部將加強所有的合作與關係,這對區域內的各方都有好處。”就可知道兩岸經濟合作協議,其實有利於台灣加入東亞區域經濟的整合。當世界主要貿易大國都在爭取時間簽訂自貿協定,以提昇產業競爭力,台灣又怎能不急呢?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