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台灣“家底厚實” 為下一輪盛世做準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04 09:46:27  


  中評社台北3月4日電/中時今天社論說,從去年下半年以來,經濟衰退、台幣貶值、股價下跌、失業爆增…各式各樣的壞消息就不斷出現,各機構對二○○九年台灣經濟的預估普遍都很不好,“負成長”是一致的看法;大老闆中,郭台銘認為台灣經濟復甦至少還要一、兩年,張忠謀則說未來的變數還很多。 

  這一波的經濟衰退,不單單只發生在台灣,各國都受到重創;也不單單只有理財投資知識不足的市井小民受害,連股神巴菲特都跌得好慘,他旗下的巴郡投資公司去年狂賠二十多億美元,淨值縮水六十二%,巴菲特還寫信向股東低聲致歉。當然,或許很多人會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巴菲特再怎麼賠也不至於賠到連飯都沒得吃,這跟被迫放無薪假甚至失業者的危急窘境,怎麼能比?話是沒錯,不過,連巴菲特都看走眼,都難以應付,可以想見目前的經濟情勢有多麼困難且艱難了。 

  社論指,目前美國前後已砸下近乎天文數字的金額救市,根據Bloomberg的統計,至二月二十四日為止,美國已投入相當於三九○兆元台幣搶救美國經濟,中國大陸在去年第四季即已提出四兆人民幣的規模用以振興經濟,並決定以GDP的十七%投入做經濟建設。從美國和大陸投入的金額之高,不難想像他們對經濟走勢的險峻,是抱著如何戒慎之心,也可以了解,在全球化之下,沒有人敢於忽視經濟蝴蝶效應可能帶來的重創和傷害。 

  出口導向的台灣一定會受到影響,畢竟台灣GDP有六成四來自於外銷的貢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的儲蓄率高達三成,根據主計處的資料,超額儲蓄有一兆元之多,去年各類存款增加了一.九兆元,是史上最大資金投入量;此外,台灣外債低,外匯存底為二九二七億美元,居全球第四高,剛剛出爐的《經濟學人》的評比中,在目前全球的經濟動盪中,台灣列為安全狀態,而韓國則因對外負債高於外匯存底,被列入危險名單。 

  社論說,看得出來,無論是民間或者是總體實力,台灣都還能稱得上是家底厚實,當然這並不表示我們可以對金融海嘯、經濟衰退的事實掉以輕心,畢竟經濟情勢的已經危急到連美國、中國大陸這等大國都得傾全力對經濟施以CPR,台灣怎麼可能不受波及;事實上,連創新高的失業率已經說明了台灣所面臨的挑戰,但是平心而論,台灣並沒有失去一切,我們並不是在一個全無盼望的光景裡了無生機,除了前述的資金實力之外,台灣不悲觀的條件還有台灣人民天生的高韌性,以及親友社群的人際網路、社會資本仍稱豐厚,這種集體的性格曾讓台灣在沒有資源、地窄人少的先天限制下,走出經濟奇蹟的成功之路,也曾在亞洲金融風暴中趨吉避凶;細數台灣過往,我們有過太多在惡劣環境中打拚、終於創造出台灣精神與價值的經歷;雖然我們不需要拿過往的經驗來“自我陶醉”,但我們也不必太妄自菲薄,想想過去,我們的確是度過了無數難關,那時候的台灣人民願意吃苦,懂得共體時艱,能夠樂觀奮鬥,今天的台灣人民如何不能呢? 

  這些年,我們很喜歡借鏡他國成功經驗,借鏡來借鏡去,卻很無奈地發現,十年來的一些典範國家卻慘遭這次經濟大崩壞痛擊,有的陷入國家破產、有的掉入幣值狂貶的國家風險,並不是說這些國家不值得敬佩或者學習,但或許“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這個世界的變化真的很快;然而正因為這樣,也提醒了我們,在不斷焦急地向外國取經的同時,或許我們也該安靜下來,借鏡時也對鏡,仔細且公平地檢視台灣的來時路,看看自己有些什麼優點與優勢,先別急著否定自己,往後看的目的是為了要往前走。 

  社論認為,經濟大海嘯引發了各國實力乃至於產業競爭力的大洗牌,就各國與企業的層次而言,新的發展策略正在醞釀中,新的產業典範即將出現,就個人的層次而言,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經濟總有復甦的一天,春天總會來臨,然而,當新世界形成時,我們的位置又會在哪裡呢?在此低迷時刻,與其怨天尤人、互相毀滅,不如積極學習,努力為下一輪的盛世做好準備!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