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日媒:麻生想借“朝鮮導彈危機”展示應對能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20 21:32:30  


  中評社北京3月20日電/共同社分析文章稱,日本政府認為朝鮮欲借“衛星”之名發射遠程彈道導彈,因此準備進行攔截。首相麻生太郎計劃通過根據《自衛隊法》進行攔截摧毀的內閣決議來牽制朝鮮,同時希望借此次“朝鮮導彈危機”展示自己的應對能力。不過,使用導彈防禦系統(MD)面臨法制和技術方面的難度,能真正實施攔截的情形非常有限。

  麻生本月15日在參加NHK電視台的節目時提及攔截朝鮮導彈的可能性,稱“現階段不能透露詳情,不過攔截成功的概率將大大超過舊型號‘愛國者’導彈”,強調了將確保國民安全的想法。

  日本的導彈防禦系統假想目標是朝鮮射程1300公里、飛行高度300公里左右的中程彈道導彈“蘆洞”。首先由“宙斯盾”艦發射SM-3導彈在大氣層外進行攔截,如未成功則用地面的“愛國者3”(PAC-3)型導彈進行二次攔截。

  不過,朝鮮宣佈在4月4日至8日期間進行的“衛星”發射將使用射程超過6000公里、高度超過1000公里的“大浦洞2號”導彈,日本進行攔截存在技術難度。此外,如果日本攔截飛向美國的導彈,還牽涉到集體自衛權的行使問題,有可能違背憲法,從這點出發可能只有選擇靜觀朝鮮導彈飛越日本列島。

  目前日本考慮進行攔截的情況是,一旦朝鮮的發射失敗,原本應落在日本領海以外的彈頭和一、二節火箭等掉落在領土和領海內時。然而,發射失敗時很難在短時間內計算掉落軌跡、地點等。防衛省官員指出,“如果能夠計算出軌跡就可以進行攔截,反之則無法進行”。對於第二節火箭有觀點認為“可能會在再次進入大氣層時燃燒殆盡”。

  預計將參與攔截的海上自衛隊兩艘“宙斯盾”艦中的“鳥海”號在去年11月進行的攔截試驗中剛剛鎩羽而歸,防衛省也承認日本的導彈防禦系統“還不完善”。政府人士擔心“耗費大量資金部署的防禦系統如果在危急關頭攔截失敗,將遭到嚴厲批評。過度強調進行攔截並非上策”。

  防衛相濱田靖一17日在參議院外交防衛委員會上一再強調“並不是一味地說要進行攔截。不想招致誤解”,也被看作是一種“伏筆”。

  在《自衛隊法》中關於摧毀措施規定,防衛相可以在非公開情況下不經內閣決議向自衛隊下達命令。日本政府此番通過內閣決議向國內外公開宣佈準備攔截的原因是,朝鮮向國際海事組織(IMO)通報了發射計劃,內閣決議的前提“彈道導彈飛向日本的可能性”浮出水面。此外,有意見認為日本政府可能考慮到若將“愛國者3”型導彈移至秋田縣和岩手縣,“即便想隱瞞也會暴露無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