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范蘭欽、林濁水、陳水扁的略同所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24 09:48:13  


  中評社台北3月24日電/若說范蘭欽、林濁水與陳水扁的見解有相同之處,你信不信?

  台灣聯合報今天發表社論說,先說范蘭欽與林濁水。范蘭欽有一篇文章論及二二八,為陳儀伸冤。他寫道:“實在陳儀是愛民清官。”林濁水則在他的新著《歷史劇場》中說:“陳儀在社會通論中長期以來也成為箭垛人物(即箭靶),集貪腐、無能、專制、殘暴於一身,一般人認為他是二二八的罪魁禍首……。但這不是陳儀的本來面目。……我發現我不能同意前述通論,並遽然心驚地發現陳儀和他的團隊在中國政界是不容易找到的好官。”林濁水並同意“陳儀本人非常清廉,絕不枉法”的說法。

  范蘭欽與林濁水各自腦海中的“二二八全圖”當然不同。但二人對陳儀的“部分評價”竟然如此相同(不是全部,卻是最重要的部分),仍可令人驚異不置。林濁水說,他是在“傾力閱讀”並訪問耆宿後,始“遽然心驚”地有此發現;但是,對於范蘭欽而言,這或許卻是他早已建立的認知。林濁水與筆名范蘭欽的郭冠英年歲學歷相若,且皆對台灣政治及歷史探掘極深,但二人竟然會遲至今天始對陳儀出現相似的評價,豈能不令人也“遽然心驚”?

  陳儀的歷史評價是一個難題。但陳儀的評價如何,與二二八的定論如何,或與應否主張台獨,其實並無必然關係;然而,如今的台獨論調,卻因為要主張台獨所以扭曲二二八,又因為要扭曲二二八所以將萬惡歸於陳儀。林濁水現在想從扭轉對陳儀的評價,來修正台獨人士對二二八的認知,並主張“二二八是一個歷史命定的悲劇”;這卻是“范蘭欽”郭冠英的一貫主張,亦即他也認為二二八是自鴉片戰爭至國共內戰的“歷史命定的悲劇”。

  林濁水號稱是“台獨理論大師”,卻在數十年後始對陳儀有“遽然心驚的發現”;但台獨論述卻早已將陳儀定位鎖死當作箭靶,亦將二二八操作成撕裂族群、分裂國家的台獨圖騰;相對而言,“范蘭欽式思維”則可能因為有不同的史識史觀,例如不認為陳儀是那般不堪,亦不認為事件中有台獨所稱數十萬或數萬台灣人死難(范指外省人死傷八百,本省人死傷千餘人),而對台獨的二二八論述不能同意。何況,台灣社會對二二八“本來面目”的認知差異,又豈僅只在對陳儀的評價不同而已?

  社論說,更令人“遽然心驚”的是,范蘭欽與陳水扁也有所見略同之處。

  范蘭欽指“中華民國”只是“靠美國占領了中國的一角”;他且說:“台灣只是中國叛離的一個省……其實根本沒有這個東西,她不是省,自廢了,更不是國,只是一個鬼島。”這樣的論調,一方面是反台獨的;但另一方面卻不啻與台獨同調,亦即也否定“中華民國”。陳水扁的台獨論述一直糾纏於“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與“范蘭欽”同;更指“‘中華民國’是什麼碗糕”、“‘中華民國’已經滅亡”,這豈不也是“范蘭欽”的口吻?然而,范蘭欽已遭免職,而陳水扁迄今仍享受卸任“總統”禮遇。

  范蘭欽對二二八的論述,被指為“辱台”,但要如何解釋林濁水為陳儀翻案?再者,如果對陳儀的評價可以調整,吾人對二二八的思考,有無可能也朝向林濁水所稱“歷史命定的悲劇”方向移動?否則,如果非要以後來的台獨論述挾持二二八的“本來面目”,不但二二八真相難現,且“陳水扁們”及“范蘭欽們”也將永遠存在。

  社論指出,中階公務員郭冠英用筆名以那類措詞來議論國是,確屬可議;但是,這與陳水扁以“總統”身分公然詛咒“‘中華民國’已經滅亡”相較,卻是小巫見大巫。你來我往,你要摧毀“中華民國”,我就不放過“台灣”;情緒愈來愈敗壞,言語愈來愈離譜。冤冤相報,相激相盪,“陳水扁們”與“范蘭欽們”遂成了相互毀滅的兩個極端。

  幸而,陳水扁們與范蘭欽們畢竟是兩個少數的極端。今天,除了管碧玲之類,已經很少人會藉此又要撕裂大家選邊站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