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經濟觸底反彈?智囊有分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30 08:49:52  


專家表示,由於中國今年將面臨包括外貿出口增長速度可能繼續降低在內的三大阻力,經濟可能難現V型反轉。
  中評社香港3月30日電/國際金融危機仍繼續深化,但中國經濟近期卻透出絲絲暖意。不過,不少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反彈前景的看法,存在分歧。有專家擔憂,目前以4萬億元政府投資為代表的經濟刺激計劃仍難根本扭轉中國經濟的下滑勢頭,反而在短暫回暖後再次滑入蕭條軌道。經濟學家建議,政府應在穩定就業和擴大消費上“花大力氣”,大力推動社保福利、收入分配、價格及市場開放的改革。人們注意到,多項經濟社會改革正在政府推動下於今年悄然提速。

  近一時期以來,特別是今年前2個月,在一系列政府刺激經濟政策的作用下,中國經濟顯現回暖跡象,中國經濟是否已經觸底開始反彈? 

  缺乏新動力 經濟反彈或難持續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在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張斌看來,這種反彈恐會難以持續。反彈只是對前期過度下滑的糾正。“這種糾偏行為一旦結束,經濟增長缺乏新的動力,所謂的反彈就會結束。”張斌說,對過度調整行為的糾正,加上政府投資的作用以及信貸的快速增長,在短期內將帶來投資、GDP、部分行業利潤和大宗商品方面經濟數據的反彈,而就業會依然面臨嚴峻考驗,出口也不會顯著好轉。在短期的經濟反彈之後,中國經濟可能會進入更加困難的境地。 

  張斌認為,“外需和房地產投資這兩個在上一輪中國經濟增長中扮演主角的兩大力量都沒有起色,國內消費受制於當前的收入分配格局難見曙光,財政刺激方案又不可能馬上見效,而且財政政策究竟發揮多大作用也不能確定,中國經濟何來反彈?”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指出,單靠投資,很難阻止經濟慣性下滑的趨勢。在他看來,與亞洲金融風暴相比,政府及政府直接控制的國有大型企業在社會資源中的比例已經從50%以上下降到30%。再加上沒有真正有效益的項目去吸引,用30%的政府投資帶動70%的社會資金,難度很大。 

  破體制瓶頸 多項改革進一步提速 

  國家發改委宏觀院研究員王小廣也提出,單靠投資拉動,解決不了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如果不解決消費和儲蓄結構失衡問題,等4萬億元花完了,對經濟的帶動效應沒有了,中國經濟將來可能又出現新的蕭條。” 

  因此,對於拉動內需,巴曙松認為應有新思路。一是要穩定就業,二是要刺激消費。張斌更把擴大國內消費需求的關鍵歸納為三方面的改革:一是收入分配體制的改革,在總支出中,政府應增加低收入群體的社會保障;二是推進醫療、教育、交通、通訊、金融等服務業領域的市場化改革,放開市場准入,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三是建立健全匯率、利率、資源價格的市場化形成機制。 

  事實上,中央在擴大投資直接刺激經濟的同時,已經出台或醞釀啟動消費內需的多項政策,並推進諸項改革以打破體制瓶頸。據悉,全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最近舉行,多項改革今年將進一步提速:轉變政府經濟管理職能,激發市場投資活力,企業投資審核權利進一步下放,需要政府核准的企業投資項目可能減少一半左右;市場准入將進一步放寬,拓寬民間投資領域和渠道;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推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改革,深化教育和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列入日程,以改善居民消費預期。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