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高盛股價反彈到100美元 得以喘息的背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30 11:52:03  


  曾經傲視群雄的華爾街“老大”----高盛(Goldman Sachs)公司被信貸危機搞得是焦頭爛額,現在終於有了喘息的機會。安德魯・巴裡(Andrew Bary)評價高盛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是“出類拔萃”的公司----《巴隆》雜志上周的封面預示了這兩家公司的複蘇。高盛公司的股票已經反彈到了100美元之上,并且公司的市值接近470億美元。而這次起死回生的奇跡,又將在高盛公司歷史上留下輝煌的篇章。查爾斯(Charles Ellis)在他的書中寫到,高盛公司是現在唯一一家合夥制的公司“在這種力量控制下,它的運營不受任何外部約束的影響,公司可以任意選擇在什麼條件下,什麼程度上,什麼時候,和誰,進入哪個金融市場。”我想,在後記中,查爾斯肯定還想加上這麼一句話:只要政府願意送給高盛幾十億美元。

  人們之所以能够經常看到高盛公司的身影,是因為高盛公司的許多前雇員都在華盛頓的高位上聲名顯赫(例如魯賓,鮑爾森等)。但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高盛公司現在不得不倚仗於政府的支持。在過去的數月裡,高盛公司已經得到了各種直接或間接的來自納稅人的幫助,現在的形勢就好比是:美國的納稅人拿出幾十億美金來幫助這個傲慢的公司渡過難關。這位金融界曾經的前重量級“拳王”現在卻變成了紐約最大的“福利皇後”(靠政府福利生活的人)。

  去年秋天雷曼兄弟破產之後,高盛公司為了能够吸收存款,把自己從一家不受約束的投資銀行變成了一家銀行控股公司。像其他銀行一樣,高盛也參加了塔爾普計劃(TARP, 即Troubled Assets Relief Program,或不良資產救助計劃)。去年10月28日,高盛公司向政府出售了價值100億美元的優先股,股利為2013年之前每年5%(之後每年飈升到9%)。像其他參加塔爾普計劃的公司一樣,高盛公司以此享受到了政府的優惠政策。僅在一個月前,高盛公司為了獲取50億資金,以支付10%股利的高價向巴菲特出售了優先股,并同時以發售公開債券的方式籌集了100億美元。100億5%利率貸款和100億10%利率貸款間的差價是每年5億美金----換句話說,這筆錢就相當於政府給高盛的津貼。高盛公司的首席財政官大衛・溫尼亞爾(David Viniar)聲稱,他們近期就會償還欠TARP的債務。不過,高盛公司看起來還沒有為此付諸任何實際行動。

  不過別急,還有更精彩的!想一想去年秋天,這些金融公司好像還只有通過付給向巴菲特這樣機構高額利息才能獲取資金。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簡稱FDIC)建立了一項計劃以保證銀行變賣新的無擔保抵押,但是很多銀行都感覺自己沒必要參加。當FDIC公布這項計劃發放的債務數字的時候(截至到1月底為2500億美元),并沒有同時公布參加這項計劃的公司名單。去年11月,高盛是第一個利用該計劃的公司,它以3.367%的利率發售了 50億債券,并在今年的3月12日,又發售了50億美元。高盛公司聲稱它已發售了總計210億美元的債券。多虧了政府的擔保和這麼低的費用,高盛公司才能每年節省數億元的利息。

  精彩還在繼續!一大筆由納稅人借給AIG“渡難”的資金被發現流向了其他金融機構----包括高盛公司在內。這是AIG 公司所有平行機構的清單,文件清楚地顯示了錢從不同的機構流出。AIG的證券借貸部支付給高盛48億美元,Maiden Lane III(旨在清算信用違約互換的項目)支付了56億美元,并且AIG還過繼給高盛25億美元的抵押債券。

  高盛和其他的許多公司一樣都犯了以下錯誤:1、購買那些看起來明顯不能很好履行合同的公司的保險;2、向一個必然會破產的公司借入或借出有價證券。在普通的破產中,處於這種情況下的公司需要和其他債券權人一樣最多承擔和他們投資數額相等的欠債。不過斯皮策(Eliot Spitzer)指出,因為政府不允許AIG公司申請破產保護,所以高盛和其他的衆多公司不得不替AIG償還全部債務。

  就像《巴隆》雜志評價的那樣,高盛或許還能被稱作是一家傑出的公司。但是,如果沒有政府的高額援助,它將會寸步難行。(來源:21世紀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