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王岐山英報撰文談中國對金融危機立場(全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30 12:35:58  


  中評社北京3月30日電/新華網報道,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二次金融峰會即將在倫敦舉行。近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英國《泰晤士報》發表署名文章,闡述了中國政府有關原則立場。全文如下:

  始於去年的國際金融危機使世界經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為應對危機,即將召開的倫敦金融峰會必須發出國際社會攜手合作、共克時艱的強烈信號。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及時、果斷地出台了擴大內需、調整結構、改善民生的一攬子計劃,這些措施已初見成效。當前,中國經濟仍面臨十分嚴峻的挑戰,挑戰既來自於我國以擴內需、保就業、調結構,實現保增長的高目標要求,亦來自世界經濟衰退以及貿易、投資保護主義等因素形成的外需萎縮。中國將繼續采取有力措施,努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世界經濟盡快走出困境做出貢獻。

  去年華盛頓G20峰會以來,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國家,中國已通過各種方式,向一些國家和地區提供了大量的幫助和支持。與有關國家和地區簽署了5800億元人民幣的雙邊貨幣互換協議;參與清邁倡議多邊化項下的貨幣儲備庫建設;參與國際金融公司貿易融資計劃;成立“與美洲開發銀行合作聯系機制”;中美兩國進出口銀行洽談簽署了200億美元貿易融資協議。在此期間,中國政府組織企業采購團赴歐洲進行采購,采購額達136億美元。我們將在南南合作的框架下,繼續向其它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

  克服當前的困難,國際社會應進一步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大力開展貿易和投資合作,為經濟增長提供堅實支撑;加強中小企業合作,確保就業穩定;加強節能減排、環保、新能源和新技術合作,培育世界經濟新的增長點。

  國際社會應正視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可逆轉,采取實際行動反對各種形式的貿易、投資保護主義。

  國際社會應大力推進國際金融體系改革,著力調整國際金融組織的治理結構,提高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峰會應就此制訂明確的改革目標、時間表和路綫圖。強化對所有金融市場及其參與機構的審慎監管,加強區域和國際監管協調與合作,以避免類似危機重演。

  關於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增資問題,我們的看法是:

  中國在確保資金安全和合理收益的前提下,支持IMF增資,願與各方積極探討融資方式并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我們主張IMF按照權利與義務平衡、分攤與自願相結合的原則籌集資金。

  在增資規模上,要考慮不同國家發展階段、人均GDP水平、外匯儲備資金性質和形成、積累過程以及本國經濟安全對其依賴程度的巨大差別。簡單以外匯儲備多寡確定出資規模既不現實也是不公正的。

  在增資方式上,應首先考慮增加份額。如短期內難以增加份額,應按現有份額出資。當份額出資不足以解燃眉之急時,IMF即可啓動發行債券方式,中國將參與認購。對美國倡導的“新借款安排”(NAB)方式,中國將認真研究。對於“雙邊借款安排”方式,多邊會議不宜討論和決定此類雙邊問題,應由相關國與IMF單獨協商。總之,此次增資應在IMF框架中以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

  在資金使用上,IMF必須加強能力建設,進行治理結構改革,確保資金對緩解國際金融危機、遏制世界經濟衰退發揮明顯效用。資金使用要進行科學評估、合理規劃、嚴格監管,做到公平、公正、透明、有效。我們傾向應重點幫助受危機影響嚴重的發展中國家。

  我們堅信,通過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戰勝這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