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照妖鏡折射下的陳水扁和盧武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03 10:35:36  


  中評社台北5月3日電/聯合報今天社論指出,同以民主、改革形象崛起的陳水扁和盧武鉉,任內都因剛愎自用而施政紛亂,更在卸任後同因貪瀆遭司法追訴,讓東亞民主政治蒙羞。這對難兄難弟的墮落純係因緣巧合,或者這是摸索中的小龍民主必須經歷的陣痛?

  扁、盧的崛起,都在威權體制向民主過渡之際,民眾都對舊政權充滿厭憎,對改革及正義充滿期待。在這種“瘋民主”的狂熱下,加上兩人農家子弟出身的完美烘托,使其成為新時代的民主希望。可惜,兩人戴上“元首”魔戒後卻變質,擁民意而踐踏民意,擁權力而出賣權力,民主新星變成了政治怪獸。扁、盧神話的破滅,雖刺傷了民主,但對於這波民主熱潮未嘗不是一次沈澱的機會。

  社論說,台灣和韓國的專家對扁、盧貪瀆事件的影響,有不同看法。一派認為,這將使民眾變得憤世嫉俗,認為政治人物都言行不一、不可相信,因而對政治將由失望轉趨冷漠。另一派則認為,“元首”的貪瀆藉由司法偵辦,有助於民主的深化,包括個人魅力迷信的破除,權力監督制衡的必要,乃至政治和行政倫理的進一步釐清,都是必要的民主進程。

  從“後扁”及“後盧”的發展看,上述兩種影響都隱然可見,但情況並不悲觀。不論台灣或南韓,人民都透過政黨輪替的手段,向失能、失德的主政者示以顏色,顯示民眾依然相信民主。但從李明博和馬英九兩位的聲望下墜,可看出民眾的“政治明星熱”快速退燒,這不能不說是對扁、盧的失望併發症所致。

  關於扁、盧兩人的相似之處,外界已經談論了許多;如果把焦點移向他們的差異,其實可以發現更耐人尋味的角落。比如說:盧武鉉接受偵訊時,他是從慶尚南道金海市峰下村的家鄉出發的,他卸任後聲言隱居“務農”,不再過問政治,一度讓峰下村變成新的觀光勝地。反觀陳水扁,卸任後除了利用公帑成立扁辦,自己買了寶徠花園廣場的豪宅,又在高雄添購人文首璽新居;他更不時在獄中放話或發表書信濫行攻擊,企圖影響局勢,絲毫沒有悔意。

  更大的差別,在於台灣和韓國的政黨對待兩人的態度。在台灣,淪為在野的民進黨遲遲不願和扁切割,陳水扁不僅數度揚言要參選“總統”及“立委”,甚至近日黨內有人提案要“敦請”他重返民進黨,彷彿他是綠營“瑰寶”。反觀南韓,當年因盧武鉉而成立的“開放的我們黨”,在他仍在位時,即因其施政不得人心而迫使他退出執政黨;這個黨後來解散,同志紛紛轉而另組新黨。也因此,在盧武鉉弊案中,看不到他聯合黨友“大戰司法”的演出。

  黨棄盧武鉉而去,而陳水扁卻被同志簇擁著,這是南韓政治太過現實?或者民進黨實在有情有義?若從政治的本質看,問題其實出在民進黨的組織觀念不夠開明進步,缺乏政黨的現代性,和與社會平行的道德觀,才會卡在一個貪瀆領袖讓自己動彈不得。試想,“開放的我們黨”成員在盧武鉉未爆發弊案前即拋棄了他,雖然殘酷,至少他們知道政治是要往前走的。對照之下,扁家貪瀆、洗錢罪行較盧案嚴重百倍,民進黨不僅毫未譴責還百般迴護;如此不顧惜政黨的形象和願景,這豈像個現代政黨?

  正因為失去了朋黨奧援,盧武鉉卸任後表現得相當虛心,弊案發生後不斷認錯致歉,自稱再沒資格論述正義。反觀陳水扁,以繫獄之身還能挾著錢勢與獨旗一再興風作浪,民進黨則是助紂為虐,自殘形象。

  扁、盧的悲劇,是他們最後都變成了和自己曾聲稱要打倒的人一樣。時間是一面照妖鏡,它拆解了神話。 


    相關專題: 陳水扁巨貪現形 民進黨陪葬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