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科技部與工信部上演逐利新能源路線之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11 09:19:56  


在投資高峰真正到來之前,科技部和工信部正在各自勾勒中國新能源車的發展路線圖。
  中評社香港5月11日電/在剛剛過去的一個月,新能源車的兩大推動部門行動“積極”。 工信部先是主持召開了規格極高的“2009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緊接著又宣布了新能源標準試驗標準和方法全面啟動。而科技部部長萬鋼則不斷穿梭於中國13個首批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試點城市 。

  《中國經營報》報道,未來三年100億元的研發費用以及200億元新能源車推廣運用的資金,已經超過前十年國家投入的新能源汽車科研資金的十倍。在投資高峰真正到來之前,科技部和工信部正在各自勾勒中國新能源車的發展路線圖。在新能源車方面,前者的行動似乎更青睞於與外資合作,後者則一直高舉“自主為先”的大旗。

  針鋒相對?

  實際上,科技部向來都是推動中國新能源車發展的主要力量,“十五”期間(2001年~2005年),科技部為扶持企業搞新能源車的研發,拿出了 8個億的資金給企業進行相關技術的研發,而在“十一五”(2006年~2010年)期間,科技部則規劃繼續向節能和新能源汽車重大專項課題,投入資金11 億元。

  近20億元資金投入到新能源汽車領域之後,科技部已經在事實上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主導者。但大部制整合之後漸漸進入狀態的工信部也開始變得不甘寂寞。4月23日,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司長張相木透露,新能源汽車產品標準、試驗方法等工作已全面啟動。汽車業知名分析師賈新光表示:“工信部現在更著眼於產業化,快速介入新能源汽車的運作。”

  其實,在此之前,工信部就因以“激進”態勢介入新能源車領域而掀起過波瀾。4月10日,工信部牽頭主辦了“2009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而日產是唯一協辦方。這次由工信部副部長苗圩參與的會議上,日產與工信部和武漢市政府簽署了兩項協議書,包括為工信部制定包括充電網絡建設和維護,促進電動車大規模使用的綜合規劃,同時在2011年在武漢首先推出電動車。在日產和工信部簽約之後,苗圩對此表示:“因為他們(指日產)有這方面的願望,我們也有這方面的需求,所以雙方有這麼一個合作。這一合作模式並不是排他性的。”

  但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指出,工信部主管汽車的副部長苗圩正是推動這一協議的關鍵人。苗圩曾經擔任東風集團東風汽車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由於東風與日產的合資關係,苗圩與日產也有著良好的友誼。

  對此,一些汽車企業開始變得醋勁十足,甚至有些憤慨。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工信部與日產簽訂協議,讓日產來制定電動車大規模使用的綜合規劃,無疑將讓中國汽車業在新能源領域上的努力付之一炬。”而對於此次論壇,國內一些汽車企業也對此採取了相應的“抵抗”措施——長安汽車董事長徐留平曾直截了當表示:“我不知道這個事情。”而長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任勇則表示,這次只派了兩名工作人員前往了解了一些信息。另外據記者了解,比亞迪、奇瑞的代表也未出席本次論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