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富權:經濟好轉 馬英九信心倍增收放自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14 11:53:17  


  中評社香港5月14日電/澳門新華澳報昨天發表富權的文章說,馬英九就職一周年即將到來。在這時間點前夕,藍綠兩陣營從其各自政治立場出發,發起聲勢浩大的“贊馬”、“嗆馬”行動。民進黨要發動“五一七嗆馬保台行動”,自不待言,否則就難以應對沈重的“內(陳水扁及獨派團體意圖奪權)外(與國民黨等政黨的選舉競爭)夾攻”,無法立足;國民黨開動所有宣傳機器為馬英九唱贊歌,更是理所當然。

  但耐人尋味的是,曾在“黨外”時代創辦刊物反對國民黨,因而在陳水扁執政時獲邀出任“國安會”副秘書長的江春男(司馬文武),前日在台灣《蘋果日報》發表了題為《馬英九洪福齊天》的專欄文章,開篇就聲稱“馬英九就職周年前夕,好事連連,擋也擋不住。台股拿下三個第一:近三個月漲幅全球第一、外資亞洲買超第一、成交值周轉率第一。企業定單增加,無薪假開始減少,出口最艱困時期已過去了。”江春男又指出,“在兩岸關係方面,閘門大開,善意湧來。陸客從每天三千人的上限,突破到一天七千人還擋不住,比去年多了好幾倍,共同打擊犯罪、司法互助協定、WHA觀察員、放寬大陸配偶居留就業權利、放寬陸資來台投資上限,一步一步往經貿正常化前進。前日馬英九還加碼拋出兩岸互設機構的熱氣球,政治議題也快端上檯面了。

  文章說,在內政方面,台中縣市要升格,高雄縣市升格也有望,台北縣要不要升格,全在馬英九一念之間,三都十五縣的政見,可能提早兌現。馬英九兼任黨主席後,年底選舉勝券在握,他的聲望必可一飛沖天。相反的,阿扁在法庭上發抖腿軟,幾乎跪地求饒,民進黨陷入內憂外患的雙重危機,有人努力埋鍋造飯,準備向馬英九嗆聲。有人不懷好意,想要分庭抗禮,向蔡英文嗆聲。環顧世界民主國家,各國領袖都焦頭爛額,像馬英九這樣得心應手、志得意滿的實在少見。”由於司馬文武具有“反國民黨”背景,使這篇“贊馬”文章,具有極強的公信力和可信性。比國民黨自己的歌德式頌文,要強上數百倍。

  《馬英九洪福齊天》文中所列舉的事例及所闡述的觀點,均是實事求是。實際上,據台灣“經建會”提交的報告,預估出口成長率將在九月間由負轉正。“行政院”成立物價穩定小組後,CPI微幅下跌百分之零點零一,相對於韓國和新加坡,島內物價相對穩定。“財政部”統計處公佈的統計數字也顯示,台灣四月份的出口衰退幅度已較去年同期跌幅減少,經濟也以緩慢速度回升。

  台灣經濟之所以能夠表現得比周邊地區要好,首先得功於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實際上,他就職後連續舉行了三次“陳江會談”,簽署了系列促進“三通”的協議,促成了大陸居民到台灣旅遊,使到與航運、觀光、零售有關的股票逆勢上升。否則,很難解釋,以往經濟表現比台灣要好得多的南韓、新加坡等,為何在過去的一年間,被台灣地區超趕上來了,就是因為台灣地區有著“大陸因素”在支撐。正因為如此,馬英九的大陸政策,普遍為台灣民眾所接受。過去曾一度被人質疑的“ECFA”,也得到越來越多台灣民眾的支持。就連蔡英文也不得不表示,“民進黨沒有反對兩岸協商,但是兩岸協商必須以維護台灣的主權與最大的利益為最重要的目標”。

  文章說,這就是馬英九最近敢於公開其在二零一二年連任後,將與對岸進行政治談判的心底秘密的重要原因。實行“先經濟,後政治”戰略,在第一個“總統”任期內先是與對岸進行經濟議題的談判,以積累政績,同時也是避免影響其爭取連任的選情,待到第二個任期後就與對岸談判政治議題,這本來就是馬英九在選前就已定下的戰略佈局。但由於當選及就職後,遭遇全球性的金融危機,重創了經濟,在經濟負成長、失業率節節攀升,致使馬英九的民意支持度驟跌之下,他在過去的一年來不得不把自己的“先經濟、後政治”戰略藏而不談。如今,在經濟好轉,尤其是經濟好轉的原因主要是得益於自己的兩岸關係政策之下,馬英九終於理直氣壯地宣佈了自己這個在幾個月前公開必會遭到民進黨瘋狂圍剿的戰略佈局。

  這折射出,馬英九正充滿著自信,甚至自信到一度要把為他的兩岸關係政策打前鋒立下功勞的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撤下來,換上更符合自己的談判策略和利益的錢復。馬英九已經相信,他在二零零八年能夠拿下七百多萬張選票,不單單是因為他有一張討好婦女選民的英俊臉孔,也不單單是因為他具有與貪腐的陳水扁形成強烈反差的廉潔品格,不少中間選民以至淺綠選民更是衝著他那被謝長廷肆意抹黑的“一中市場”而來。如今,事實已經證明,他的兩岸政策確是恢復和振興台灣經濟的靈丹妙藥,因而也使他的民意支持度能從谷底攀升,高於其執政團隊。既然如此,他就再也不用擔心,提前宣佈自己將會在下一個任期與對岸進行政治談判,有可能會影響他的選情了。

  因為經濟好轉使到馬英九充滿了自信,也反映到他對民進黨的“五‧一七嗆馬大遊行”的態度。馬英九看準了民進黨要發動這個“嗆馬”行動的藉口,如經濟衰退、失業率高、“ECFA”、人民過苦日子等的正當性,正在大幅流失。因此,他應對“五‧一七嗆馬大遊行”,也就無須像幾個月前“反圍城”的那種“臨戰”姿態,而是以平常心來處理。一方面,與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協調,暫時擱置有爭議的法案,使到民進黨無法炒熱議題為“嗆馬行動”升溫;另一方面,對遊行管理,以“民進黨要甚麼就給甚麼”,甚至是民進黨尚未提出要求就主動提供,如主動讓出五月十八日的凱達格蘭大道路權給民進黨。這招以疏導代替圍堵的“大禹治水”策略,令到民進黨更為尷尬。

  由此可見,經過一年來的跌跌撞撞,更由於自己的政績顯著,馬英九已經開始擺脫了過去的書呆子形象,有那麼一點兒“政治家”的影子了。


    相關專題: 馬英九執政一周年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