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減息難利經濟 暗藏風險堪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21 12:09:12  


  中評社香港5月21日電/香港《大公報》今天發表題為“減息難利經濟 暗藏風險堪憂”的社評說,昨日匯豐銀行突宣布減低存款利率,由零點零一厘調降至零點零零一厘,表面看減幅很大,且十萬元存款年息只有一元,但實際上之前的息率已屬超低,再減的實質影響及意義不大,對刺激樓市股市的作用應只輕微,大部分存戶也不會因此把存款大規模地轉向投資或投機用途。據此,減息對實體經濟及市場的影響料將微弱。

  社評指出,對銀行來說,最優惠利率維持不變而存息下調,將可擴大息差而有助提高銀行盈利,但由於下調幅度很小,實際效益也不明顯,故其他銀行包括恒生均未有意跟隨。匯豐由於存款數額巨大,“山大斬埋有柴”,故可施行此招,但小銀行跟隨減息作用不大,所得有限。

  社評表示,無論如何,匯豐減息反映了當前本港以至全球金融體系的一個根本矛盾:在信用緊縮中出現流動性過剩。香港的情況尤為獨特:近期資金大量流入,令港元兌美元匯價長期觸頂,貼實金管局的升值上限,銀行結餘隨之大幅上升,至昨天已超過二千五百億元,比正常水平高出以十倍計。銀行亦缺乏資金出路,令水浸程度日深。這些情況都是本港內外問題的綜合反映,而這類深層問題卻一時難於解決。

  問題之一是,國際資金過多引致游資四處流竄,將造成國際金融動盪。之前歐美金融危機爆發,導致資金大舉由新興市場(包括亞洲)撤出,引起不少新興經濟發生危機,幣值及資產價格均大跌,粉碎了早前以為會出現脫鈎效應的憧憬。近月由於歐美當局大舉干預市場,製造了暫時穩定的表象,資金又重新入市炒作,除注入歐美股市外,還開始流向新興市場,造成香港以至印度、俄國等的股市大幅反彈。聯繫匯率制度令香港的貨幣及資金供給增長隨流入大增,令波幅也更深。但這次資金重投新興市場,可維持多久實難預料。正如金管局日前所發出的警告所說,須防今後情況有變時,游資大舉撤走又造成另一輪震盪。

  其次,年來歐美等均大幅減息,美日更已實行零息政策,令全球息率普遍下降。其中美元三月拆息自去年九月達到高峰後便一直急降,現已不足一厘。香港由於實行聯繫匯率,利息隨之大減:港元拆息下挫,銀行存息自必受壓。但超低水平的拆息並不反映信用緊縮過去,而只是因為美國政府直接干預銀行及貨幣市場。這令拆借市場失去原來意義,而拆息亦失去市場指標的作用。這是一個極不正常而前所罕見的環境,令金融狀況更不透明。

  且在超低拆息下,新的問題又出現。其一是經濟依然疲弱,反映不景氣程度甚深。銀行資金正面對拆借市場不振,信貸量隨經濟衰退收縮,投資回報少而風險高,經營環境正日趨困難,利潤率隨之下降。無疑,今年將是銀行要過苦日子之時。其二是在資金過剩息率低下背後暗藏風險:如因物價突然反彈或其他因素影響,利息走勢或會回升。近期美國長期國債孳息經已回升不少,戳破了債券泡沫,投資者包括銀行手持的債券將要貶值。這種情況,對樓市及經濟均屬不利。

  社評認為,月來本港樓市股市均有回春之象,但因缺乏實體經濟基本因素的支持,故必須小心提防泡沫重生。由於香港易受國際動盪影響,更須注意對上述有關風險的加強控制,而投資時也必須十分謹慎。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