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陳菊可以成行,呂秀蓮登陸還會遠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24 07:39:59  


陳菊可以成行,呂秀蓮登陸還會遠嗎?
  中評社台北5月24日電/中國時報分析報道,曾幾何時,國台辦還曾對陳水扁政府發表過“懸崖勒馬”、“玩火自焚”的警告聲明,甚至還對民進黨政府說“中國人民不怕鬼、不信邪”;隨著國民黨重新執政,這種半夜發表恐嚇聲明的對抗年代似乎已走入歷史了。 

  報道說,雖然大陸“粉碎台獨分裂圖謀”的決心沒變,防範台獨事變的警覺也未曾稍懈,但對待“台獨份子”的態度與手段,全然變了。陳菊藉由行銷世運訪問北京,對陳菊與大陸對待台灣獨派的作法,都是邁出歷史性的步代。 

  其實,台灣漸趨成熟的政黨輪替體制,對北京中南海領導人看待台灣問題,與未來如何解決兩岸統獨爭議,確實獲得不少的民主啟發,更從中領略對台工作的重要智慧。

  報道說,陳菊的行銷世運可以成行,呂秀蓮的媒體參訪還遠嗎? 

  胡錦濤的“胡六點”為大陸如何與民進黨交往交流定了調,不論是“主張過、從事過、追隨過台獨的人”,大陸已不再閉關自守,都願伸出友誼之手,當前的障礙反而是,民進黨瞻前顧後,步履蹣跚,不知如何開啟民共對話。 

  報道說,陳菊以世運會行程訪問北京,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扮演決策拍板的角色,但為避免引起臆測,僅低調委由北京市政府、中國奧委會出面安排接待,賈慶林、王毅都未出面,這應是默契,也是溝通“初體驗”的合理安排。 

  報道又說,大陸對民進黨人開啟溝通大門,並非沒有風險,關鍵是中南海領導人的自信已足以承受。如陳菊與郭金龍晤談,提及“我們‘中央政府’的馬英九‘總統’”,東道主神色自若,大陸媒體略過不提,北京已能默默承受這種政治分歧。 

  陳菊在北京曾說,“中共務必要了解,台灣問題,除了國民黨政府的意見和聲音,還有廣大台灣社會基層民眾的意見和聲音。”陳菊點出的正是大陸近年不斷修正作法,試圖“把對台工作做到南台灣”的戰略所在。 

  陳菊出現在鳥巢、水立方等北京奧運場館、北京市長郭金龍在“北京飯店”會見陳菊,這些場景看起來都是單純的世運會觀光行銷參訪活動,但從大陸對台工作的歷史進程來看,這已是對民進黨人士開啟溝通對話的重大進展。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