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洪奇昌:台灣競爭力暴跌之省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25 09:32:22  


  中評社台北5月25日電/海基會前董事長洪奇昌今天在台灣蘋果日報撰文指出,就在馬英九520就任周年前夕,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日前公布世界競爭力2009年最新排名,台灣今年總排名暴跌10名,由第13名落至第23名;四大指標排名全數滑落,2005年台灣曾名列第6名的企業經營效率,此次更落至第22名。在金融海嘯時台灣競爭力暴跌10名,可讓朝野各界對此有一番省思;我們從經濟結構及產業政策檢討,便可見一斑。 

  在經濟結構方面,將台灣“進出口貿易總額”除以“國民生產毛額”,便是“對外貿易依存度”。從2000年開始,首次突破80%;在2004年,更突破100%!去年這個數字是120.3%;對外貿易依存度越高,表示台灣經濟發展對外貿依賴程度越大。 

  傳統代工模式應轉型

  於是,從去年八月開始引爆的金融海嘯,造成財富縮水,直接效果便導致歐美各國對於消費的緊縮;需求端的萎縮,造成以製造、加工出口為主要產業結構的國家,對外貿易表現不佳。 

  中國大陸在2000年開始已經取代美國,成為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並在2002年起,進出口貿易總額累計,成為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但是,美國經濟一旦衰退,對台灣的衝擊最大。因為,美國除了與台灣彼此貿易與金融關係密切,美國更有著作為最終產品市場的間接影響力,也就是透過對中國產品需求的降低,進而波及台灣對中國的中間產品與零組件出口此一生產模式。 

  因此,即使在兩岸經貿依存度居高不下的趨勢中,台灣經濟根本體質仍須加強。傳統以代工、製造為主的台商經營模式,應當轉型。否則,未來我們的經濟發展,也不過就是從高度依賴外貿,轉而成為高度依賴中國大陸。就積極面來看,我們認為,以台商多年來豐富的國際貿易經驗,及創新的行銷管理模式,搭配中國大陸伴隨著經濟發展而帶動的廣大國內市場需求,兩岸之間合作,便有機會建立起“華人品牌”,進一步進軍世界。 

  落實永續發展的產業

  除了對外貿易之外,進一步而言,台灣的產業政策在哪裡?日前的“六大產業”(生物科技、觀光旅遊、綠色能源、醫療照護、精緻農業、文化創意),是否能執行奏效?我們認為,正確而落實執行的產業政策,才是台灣強身保健、永續發展之道。

  自上個世紀二次大戰以來,由美國主導的曼哈頓計劃、阿波羅登月計劃、人體基因計劃,並稱為人類科學史上的三大工程,表示其具有重大科學意義及社會效益,其衍生之產業及發明,裨益了世界人類、也壯大了美國國力;究其實際,這也正是美國何以長期在IMD評比上名列第一的主要原因。

  我們建議在百年一見金融海嘯的此刻,政府應該勇敢地進行基本面強有力的改革與創新,不僅提出正確的產業政策、更要切實執行。過去高度依賴外貿、製造業的經營模式,更應當轉型,包括服務業價值提升以及打造自有品牌,都是值得政府思考的方向。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