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華爾街日報:中國對朝鮮的耐心逐漸消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29 19:44:31  


  中評社香港5月29日電/華爾街日報報道,針對朝鮮周一進行的核試驗,看來中國已准備支持對其進行適當的制裁,不過,盡管中國對朝鮮的耐心正在一點點消失,但它也不太可能會支持威脅到這個鄰國穩定的懲罰措施。

  在過去幾年裡,讓中國感到自豪的是它有能力使朝鮮與其保持一致。它建立了多邊會談,并在談判陷入僵局時施加壓力使朝鮮回到了談判桌。當朝鮮采取其它國家認為是挑釁性的行動時,中國通常會將其解釋為是一個貧窮的專制政權為了吸引世界目光而做出的令人不快,但也無礙大局的舉動。

  但在周一的核試驗後,很多能够影響中國政策的人都開始將朝鮮視為了中國的一個麻煩,甚至是威脅。

  報道說,中國的官方評論家已對朝鮮政府持批評態度,不過外人不可能了解此類看法能否反映了中國對外政策制定者的意見。

  毗鄰朝鮮的吉林省某政府研究機構研究員張玉山說,朝鮮已成為中國的一大問題。它已成為世界上一個危險的角色。

  張玉山的觀點顯示出中國的朝鮮問題觀察家對平壤的看法正在逐步改變。盡管許多人曾對這個鄰國持同情態度,但近年來中國的學術界對朝鮮已轉為強烈批評態度,只有少數人例外。

  在過去,許多人都支持這樣的觀點,即必須容忍朝鮮的行為,因為反對可能導致動蕩。現在這種看法正在發生變化。

  中央黨校教授張璉瑰說,相對於穩定而言,我更關心的是朝鮮半島的無核化。我們的鄰國進行核試驗不符合中國的利益。

  官方媒體也開始持嚴厲態度。中國共產黨機關報《人民日報》下屬的《環球時報》英文網站發表了一篇文章,其中援引學者的話說,中國需要對朝鮮采取強硬立場。

  周三,新華網刊登評論文章說,中國需要更加積極的政策,直面朝鮮核武器這樣的衝突。

  不過很少有中國分析人士預計中國將采取與過去幾年大不相同的戰略。2006年朝鮮首次進行核試爆時,中國支持對其進行制裁,并且曾一度限制進入朝鮮的資金流;朝鮮依靠中資銀行獲得硬通貨轉帳和大部分石油和食品進口。不過中國沒有加入布什政府的行動,攔截可能向其他“流氓國家”運送核技術或導彈技術的朝鮮船只。

  分析人士說,這可能就是北京目前的政策界綫。這反映出北京的領導圈中存在的一種普遍看法:朝鮮的不穩定可能會引起邊境地區動蕩;抑或,假如朝鮮崩潰,與實行民主制度的資本主義國家韓國實現統一,中國可能會出現一個親西方的鄰國。

  中國很可能會著眼長遠,認為它能影響當前的朝鮮領導層更替。隨著患病的朝鮮領導人金正日慢慢退居二綫,平壤看起來正在進行領導人更迭。

  Control Risks Group駐中國分析師吉洛姆(Andy Gilholm)說,長遠來看,中國希望利用經濟和地理位置的現實情況,產生一個更為順從的政權;他們不會支持激烈的制裁措施,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做會引起動蕩。

  不過對中國來說,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韓國。自1992年中韓建交以來,兩國已經成為重要的貿易夥伴。多年來,兩國一直在朝鮮問題上持大體相同的看法,首爾方面警惕朝鮮的崩潰。

  不過,在2006年朝鮮進行了首次核試驗後,韓國公衆的情緒發生了轉變。2007年,韓國選民選舉出了一位承諾要對朝鮮采取更加強硬立場的新總統。新的韓國政府一改韓國此前向朝鮮提供無保留經濟援助的政策,將未來的援助與朝鮮去核化進程聯系起來。

  本周,首爾方面更進一步,宣布全面加入防擴散安全倡議。根據這項倡議,朝鮮船只在離開該地區前可能會受到檢查。日本也曾呼籲要保持謹慎態度,如今它變得更加直言不諱──日本有人說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發展本國的核武器;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循序漸進的做法變得越來越孤立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