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綠營媒體制衡台灣政局 有多大力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09 00:40:19  


座談會在中評社台北會議室舉行
  中評社香港6月9日電/中國評論通訊社、《中國評論》月刊不久前在中評社台北會議室召開座談會,邀請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執行長盧世祥、民進黨中央文宣部主任鄭文燦、當代雜誌總編輯金恆煒、台灣記者協會常務監事呂東熹、綠色逗陣工作室執行長邵立中、台灣維新基金會影子政府政策部主任許淑芬、“玉山午報”發言人羅致政等與會。會議由台灣戰略學會秘書長王崑義教授主持,與會者圍繞“綠營媒體生態與台灣的政治發展”進行了廣泛討論。與會者的發言刊登在《中國評論》月刊六月號上,文章內容如下:

  王崑義:開場白

  大家好,感謝各位先進犧牲假日來參加這一場由中國評論通訊社和中國評論月刊所舉辦的論壇。今天的主題是“綠營媒體生態與台灣的政治發展”。大家都清楚民進黨失去政權以後,就像失去戰場的鬥士一樣,缺乏可以跟執政黨抗衡的力量,所以大家馬上想到重回媒體戰場,希望透過媒體輿論戰來跟執政黨對陣。

  於是,包括呂秀蓮決定籌辦“玉山午報”,謝長廷以“影子政府”作後盾,並選擇在“綠色和平電台”主持節目,陳師孟也邀集一些綠色黟伴,成立“綠色逗陣”工作室,共同在媒體發聲,而羅文嘉正積極籌備“二次黨外雜誌”,希望重拾以往民進黨在“黨外”時代的精神,透過“黨外雜誌”向國民黨的威權體制挑戰。

  其實,以往對“媒體輿論戰”的認知有“輿論先行、兵馬後至”的說法,所以誰能掌握輿論,誰可能就是最後的贏家。拿破崙也說過:“報紙一張,如同聯軍一隊”,在他身經百戰之後,更體驗到“一隻鵝毛筆,能抵三千毛瑟槍”的威力,所以失去政權的民進黨人士把戰場拉向媒體,絕對是有他們的道理存在。

  只是過去執政的時代,民進黨一直主張黨政軍應該退出媒體,如今他們以政治人物的身份又投入媒體,是否有違背過去的理念?政治人物缺乏媒體經營的經驗,貿然投入媒體,是否就能夠取得輿論戰的優勢?如果在野黨人士可以經營媒體,執政黨以它更優勢的資源,他們如果也操控媒體,是否更如虎添翼呢?

  這些問題的出現顯然對未來台灣的政治發展會產生新的影響,今天在坐的各位都是過去綠營媒體經營與從業的碩彥,能夠把大家聚集在這裡討論這樣的議題,應該會有更深刻的思考與反省,那麼我們就先請金恆煒先生發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