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學者:瓦良格號大動手術 艦載機或增1/3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16 14:40:22  


日本媒體稱瓦良格已經使用自身動力完成了約5公里的航行。
  中國新航母的指標數據

  2008年12月31日,日本《朝日新聞》引述“中國某軍事和造船產業業內人士”的話稱,解放軍將於2009年開工建造兩艘排水量5~6萬噸的航空母艦,並將於2015年完工下水,這兩艘航母的建造工作將交由位於長興島的上海造船新廠負責。除此之外,中國海軍從烏克蘭購買的廢棄航母“瓦良格”號目前也正在大連造船廠接受改造和整修。《朝日新聞》稱,後兩艘航母的排水量仍將為60000噸左右,將採用核動力推進系統,該系統的技術源自俄羅斯未完工的 “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

  《朝日新聞》指出,中國已經獲得了“烏裡揚諾夫斯克”號航母的設計圖紙,該航母是前蘇聯計劃建造的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被命名為1153型,其尺寸與 “尼米茲”級相當,但前蘇聯的解體使其未及完工即遭拆毀。1153型的滿載排水量高達78000噸,能夠搭載至少60架戰鬥機和直升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該型航母首次設計安裝了蒸汽彈射器。

  2008年12月出現在互聯網上的照片則顯示,“瓦良格”號的艦艏部分和遠程反艦導彈垂直發射系統已經被拆除。如果這是為了擴容,那麼“瓦良格”號的艦載機數量有可能會提高1/3,即從22架蘇-33提高到28~30架。

  成飛或雅克設計局的“聯合攻擊戰鬥機”

  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就曾對進口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表達過極大的興趣。儘管面對大量難以解決的難題和高昂的花費,但有跡象表明解放軍仍然對垂直起降戰鬥機抱有極大的興趣。

  中俄兩國未來在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的研製上仍存在很大的合作可能。2005年早些時候,有中國消息人士告訴筆者,成飛公司正在考慮研製一款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F-35“聯合攻擊戰鬥機”相類似的產品。如果雅克-41項目能夠複活的話,對於俄羅斯來說絕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至少俄羅斯可以得到一款能夠同F-35相競爭的先進戰鬥機。而解放軍將很可能會擁有一種F-35級的戰鬥機,包括常規起降型和垂直/短距起降型,其中後者將毫無疑問被部署到海軍水面戰艦上。據傳,中國海軍計劃建造6艘最新式的081型多用途兩栖攻擊艦,該艦應當具備搭載少量“中國版F-35”的能力。在攻擊型潛艇和陸基戰鬥機的配合下,小型航母能夠有效保衛海南島以南甚至台灣以東的近海海域,從而節約大型航母寶貴的作戰資源,使其能夠在更遠的地區充分發揮戰略作用。

  艦載無人駕駛戰鬥機

  和美國、歐洲以及俄羅斯一樣,中國也在積極研製高性能的無人駕駛戰鬥機。在2008年珠海航展上,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公開展示了“戰鷹”亞音速前掠翼隱身無人駕駛戰鬥機的模型。

  中國的無人機設計和製造部門在過去的十年中進步神速,再加上目前正在組建中的“北斗Ⅱ”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中國海軍最終很可能會得到一款性能出色的艦載無人駕駛戰鬥機。中國的艦載無人駕駛戰鬥機至少有兩種方案可供選擇。其一是以“戰鷹”概念機為基礎進行研製,該機似乎是由中航一集團下屬的沈陽飛機製造公司研製的,在安裝必要的設備後,能夠執行包括隱蔽攻擊、空中加油、電子及雷達監視甚至反潛作戰在內的諸多戰鬥使命。洪都公司的L-15則是另一個可能的選擇,有消息稱雅科夫列夫設計局有意以雅克-130為平台研製無人駕駛戰鬥機,洪都公司或許能夠從後者那裡得到許多技術支援。(據《艦載武器》理查德.費舍爾/文漢興/譯 來源:文摘周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