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羅文嘉拋民調改革案 挑戰激進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17 01:06:33  


羅文嘉提出“對比式民調”取代現行只跟黨內競爭者相比的模式,值得肯定。
   中評社台北6月17日電(記者 鄒麗泳分析報導)民進黨青壯派代表性人物羅文嘉組成的黨務改革小組初擬黨改革方向,將修改黨公職提名制度,以“對比式民調”取代現行只跟黨內競爭者相比的模式。這是趨近公平、符合現實民意又能稀釋人頭黨員作用的進步方案,值得肯定。

  以民進黨初選現行的民調,假設有3名參選人,就比這3人民意支持度的高低。“對比式民調”,則是讓這3人與國民黨的競爭對手比,選出最有實力擊敗對手的一人。

  “對比式民調”有利於走中間路線的參選人,不利走偏鋒的參選者,羅文嘉這項提案不論是在中執會或今年7月召開的黨代表大會,能否順利通過,考驗民進黨改革勢力能否引領風騷。

  民進黨過去的“排藍民調”引發派系及參選人惡質爭鬥,砍殺到血流成河,不僅排掉深藍群眾,也排除淺藍淺綠民眾,去年全代會已被廢除。事後檢證,2007年“立委”黨內初選,排藍民調只納入40%綠色民意,高達60%民意被排除,造成嚴重的劣幣趨良幣現象,不少形象清新、學經歷良好人選未獲黨的提名,堪稱“制度殺人”典型範例。

  排藍民調割裂民進黨、激化派系惡鬥,讓黨候選人素質大幅下降,慘痛經驗不遠,推出“對比式民調”不無避免重蹈覆轍之意。事實上,“對比式民調”已用於今年縣市長提名,包括互不相讓的高雄縣、台南市等都用“對比式民調”做為參考依據,兩大黨候選人誰勝誰負一目了然。

  “對比式民調”雖趨近公平性、也符合現實性,但民進黨已淪為在野黨,缺乏政治資源,黨內競爭勢必更加激烈,採行“對比式民調”可能妨礙基本教義派或極端路線的政治利益,容易被扭曲為“排深綠民調”或“排扁系民調”,能否改革成功還在未定之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