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生報:美牛肉讓李明博倒閣,台灣吃得下去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28 11:51:41  


  中評社台北6月28日電/台灣新生報今天社論說,美國帶骨牛肉又來闖關了,“衛生署長”葉金川表示,開放條件絕對不會比韓國鬆,也沒有時間表;從這兩個原則來看,如果開放美國牛肉進口的條件要與韓國比較,那就應與美國再談談,看能不能換到更好的東西,否則應就依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對狂牛症疫區國家出口牛羊肉的規定,讓美國再等等吧。

  狂牛症發生在人類身上稱為新變型庫賈氏症,人類會因食用狂牛症病牛製品而染病,患者在一年內會發病死亡,狂牛病是絕症,患者無法治癒,無論是否狂牛疫區,每個國家都視狂牛病為洪水猛獸談之色變,一旦被列為疫區的國家,依OIE規定,將有長達七年時間不得出口牛羊相關產品。

  社論指,對於是否進口美國牛肉,前後執政立場勢如水火的兩個政黨,相當難得的是態度很一致,都傾向於開放;民進黨執政時,明知美國與加拿大於二○○三年爆發狂牛病,卻故意忽視OIE對狂牛症疫區不得出口牛肉的規定,於二○○五年(即使當年美國又出現一例狂牛病)仍然決定開放三十月齡以下、不帶骨的美國牛肉進口至台灣,OIE甚至因此將台灣狂牛症防疫安全降級,由最安全的“風險微不足道‘國家’”,降為“狂牛症已控制風險‘國家’”,成為沒有發生過狂牛症的狂牛症疫區。而今帶骨牛肉挾台美關係改善之勢又來敲門,不論民進黨或是國民黨執政,“衛生署”照樣為美國說好話。

  狂牛症這樣的不治之症,在台灣衛生官員的口中輕描淡寫,“衛生署”所做的風險評估一向認為美國牛肉安全,葉金川則表示,“國衛院”估算吃不帶骨牛肉感染狂牛症風險為十的負十二次方,“相當於連續被雷打到兩次”,風險非常低;既然美國牛肉如此安全,衛生主管官員談起是否開放美國牛肉卻遮三掩四,正應了某醫學專家所說,美國牛肉開不開放,不是民眾安全問題,而是政治議題。

  社論表示,韓國與台灣都是美國牛肉重要輸出國家,美國為了能將牛肉銷到韓國,去年在李明博就任後,就以簽訂韓美自由貿易協定(FTA)來換取進口美國牛肉,但是此事卻引發韓國民眾恐慌與反彈造成“狂牛病風波”,李明博聲望由當選就職時的六十趴一路狂跌到二十趴;要知韓美自由貿易協定簽成後,一年可為南韓帶入將近一百五十億美元的貿易額,即使如此,李明博仍然弄得灰頭土臉甚至倒閣;我們不知道美方允諾給台灣的實質利益有多少,如果換到的只是馬英九過境美國(陳水扁甚至連這點都沒換到),那代價就太便宜了。

  可悲的是,美國以強國之勢,拿著韓美自由貿易協定當胡蘿蔔,引誘韓國吃下美國牛肉,而美國在台協會卻以“不解決牛肉問題將會影響其他經貿議題的推動”當棍子,來要脅台灣,手段卻更惡劣。而可笑的是,去年李明博為了讓國民安心吃美國牛肉,竟以台灣也進口美國牛肉為他背書,他當時向韓國民眾喊話指出,如果美國牛肉有問題的話,台灣就不會進口;而今我們要進口美國牛肉,官員口中說出的卻是,開放條件“絕對不會比韓國鬆”;兩地政治人物為了替美國賣牛肉,唬弄老百姓的手法,竟如出一轍。

  社論認為,進口美國牛肉是食品安全問題還是政治議題,主政者最好能再確認一下,如果是前者,那就應等到二○一二年再談進口;若是後者,那就準備承接政治風暴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