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國拉攏東南亞 再度構建對中國包圍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28 19:46:37  


  中評社北京7月28日電/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展開的亞洲訪問行程前不久剛結束。香港《大公報》今天發表署名文章認為,這是美國重新在亞洲建立中國包圍圈的一個行動。

  在泰國召開的第十五屆東盟峰會,作為一個既恰當又最好的機會,令美國堂皇地大談亞洲策略重點在於東北亞及東南亞上,讓鼓吹的中國包圍圈概念清晰。中美數年來圍繞著貿易和經濟事務有不少積極互動,這給世界造成了一種假象,認為兩國已從敵對走向和解甚至融洽。中國當然希望朝這樣的方向發展,但是美國不會忘記一個核心問題:遏阻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

  亞洲策略急調整

  美國在與中國發展經貿關係的近幾年來走得“有點急”,由很多原因造成。美國之所以願意接納中國各種日常生活需要的產品,除了中國加入世貿有參與世界貿易的需求之外,更大因素是美國一早知道本身存在著嚴重的經濟危機,讓大量中國廉價產品入口可以達到兩方面目的:實時解決美國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壓力,紓解民意對政府管治威信衝擊;同時讓大量廉價產品入口造成對華貿易逆差不斷擴張,以此作為反擊中國的策略。近期一些中美磨擦事件可以反證這樣的思維。

  奧巴馬上台已經半年,全世界都在看他宣布的明年底全面撤出伊拉克的諾言會不會兌現。希拉里作為吹鼓手,藉參加東盟第十五屆峰會,高調宣布美國重返亞洲,明顯是為美國撤出伊拉克之後,把政策重點轉移到東北亞及東南亞來。此舉目的清晰:重現中國包圍圈。日本向來被美國綁在同一輛戰車上當炮灰,美國不論哪一屆政府也必會繼續牽制日本作為亞洲代理人。在這兩點因素不會改變之下,美國要重現中國包圍圈,重心就在於與東南亞緊密合作,再配合收買及控制印度而形成。東南亞有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諸國配合,加上掌控台灣這只最靠近大陸的棋子。如果再遠一點討好澳洲,整個中國包圍圈格局便形成。這種被視為保障亞洲利益的策略,有一段時間因為考慮救經濟,以及在伊拉克泥足深陷而鬆懈,現在借希拉里高調宣布重返亞洲而舊事重提。

  希拉里在泰國有兩方面主要言論,一是宣布美國將重返亞洲,二是表示奧巴馬政府要告訴亞洲國家,美國不再在伊拉克與阿富汗作戰,希望建立和擴大與亞洲國家的夥伴關係。事實上,美國害怕看到中國近年來對東南亞國家不斷增強的影響力。已有美國輿論認為,東南亞已成為中國後院,並指此舉將嚴重影響美國的全球利益。 

  希拉里第一個動作是在第十五屆東盟峰會上代表美國簽署《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擴大與東盟關係,拉近與東南亞距離,最終目的是希望控制東南亞如控制日本一樣,並形成一種長期力量。其次是讓東南亞代替伊拉克成為美國在亞洲的焦點。第三則認為應在中國還未建立牢固的東南亞後院時,插足分化東南亞,阻止繼續出現傾斜中國的局面。 

  在希拉里高調走進東南亞之後,相信隨之會出現第二步,即強化與南亞印度的合作,以及第三步慫恿日本與朝鮮搞直接對抗,還有最後一步控制台灣不能越過美國紅線。這四步棋,美國的如意算盤如果打得響的話,就可以令它的新亞洲策略不需像投入伊拉克戰爭一樣消耗巨大人力和財力,也可以抗衡中國未來影響力直追美國的形勢。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