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用正面眼光看待救災與重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23 09:29:42  


讓一個社會能夠運作下去的,從來不是恨,而是愛的力量。(中評社 記者康子仁攝)
  中評社台北8月23日電/莫拉克水災發生至今已兩個星期,政府救災工作一開始又慢又亂,引起人民的憤怒。馬政府除了不斷道歉,也承諾“內閣”會進行改組,推出符合人民期待也能發揮復建功能的行政團隊;而救災和搶修道路、安置災民、提供災民工作等等,也在島內外飆罵下,終於顯得比較有章法和節奏。災後復建的道路非常漫長,有短程計劃也有長程如“國土”規劃等,要進行的工作極為複雜,台灣必須要整合力量,心手相連才有辦法從大地的傷口、人心的傷慟中,找到重新站起來的力量。 

  中國時報今天社論指出,今年是九二一大地震十周年。沒想到在各種紀念活動正要展開之際,台灣竟然又發生了這麼嚴重的災難,只能說,大自然真是給了台灣艱難的考驗。十年前的那場大浩劫,帶來了台灣的第一次政黨輪替,可以想像當時台灣人民對政府九二一救災行動的普遍性觀感,如果當年救災工作確實讓人民那麼滿意,或許執政的國民黨不會在很快到來的大選中失去了江山;這次的八八水災,馬政府因處理嚴重失當,民調巨幅滑落到取得政權後的最低紀錄,民怨沸騰,形成了馬政府最危險的政治土石流,執政危機一觸可發。 

  災民失去家園甚至家人的苦與悲,外人實在很難完全體會,災民有激烈的情緒反應,也讓人能夠體諒;再說,政府一開始的救災心態和作為,確實極為糟糕,包括馬英九在內數位高官缺乏同理心的言論,不斷拉大政府與人民之間距離,也撕裂了彼此間的信賴關係;在爆料文化和人民對政府信心幾近崩潰的情況下,政府官員的言論不斷被放大,水災期間的行程一再被檢視,如馬英九晨泳、尹啟銘會遊戲業者吃大餐……水災似乎讓台灣社會陷入了集體的歇斯底里,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老百姓,大家似乎都很缺乏安全感、非常焦慮不安,隨時隨地都會爆發衝突與對立。 

  災變的哀傷在政治操作與名嘴力求表現的口水大戰中不斷攪拌,社會情緒遂一而再、再而三的升高,剛要安定下來,又有誰爆了個什麼料,然後就像打翻一鍋熱湯一樣,社會一時間又群情激憤起來,但當中其實有很多消息並不確實。例如,前幾天有媒體報導災區救援的軍隊搶災民便當,新聞一出,引發當地軍民間的矛盾心結,也讓全力投入第一線救災的軍隊,士氣受到了打擊。實則當地狀況並非如此,只是災區混亂中的小小誤會,然而,大難來時,人心浮動脆弱,容易受刺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很容易會變得緊張。 

  連日來,災區中發生了許多事,有好有壞,有感人的事也有讓人氣憤的事;人性自然也有不同的面向,災變中,有人奉獻,也有人趁火打劫。無論如何,不至於全部的人、所有的事,都是惡劣的、都是可恨的;災難裡也有光輝,苦難中也有天使,只是我們花了多少時間去發現、去呈現、願不願意去感受去相信,人性中仍然存在著美好與珍貴的情感和情操?還是我們寧願不斷圍繞著最不堪的人性、最可惡的沉淪面向打轉?一再挑釁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質疑和叫罵對陣,真的會對緩解災變的傷痛有幫助嗎,真的能夠讓救災的工作進行得更順暢嗎? 

  馬政府的白目與“不食人間煙火”,的確讓人瞠目結舌,但連日來排山倒海的民怨、民怒,不可能沒有給這些上位者足夠的功課甚至是“教訓”;去年的勝選沒能讓這些取得權力的人了解自己的責任,但如今馬英九總該明白,“苦民所苦”可不是一句競選口號,而是最深、最深的生命共同體的實踐。 

  馬政府有很多該學習的功課,台灣無論是土地或者是心靈,也都有很多必須一一修復的地方。第一要務是從對立、仇恨的糾纏中走出來;除非我們對人性可能的良善美好有信心,否則復元的路很難走得下去,因為光是吵架、挑錯,就夠我們忙的了,哪裡還有工夫做事呢?然而台灣又怎能靠天天罵人、天天生氣、天天檢查政府官員在水災期間有沒有到餐廳之類的事解決問題呢?終究我們還是要對有資源、有權力的執政者,不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以至於鄉長、村長這些基層的官長們,有明確的要求、足夠的監督與一定程度的信任,事情才有可能繼續做下去。 

  這場浩劫讓台灣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我們必須讓這些代價沒有白白付出。我們要學習用積極的心態、正面的眼光看待生命、看待周遭的人事物──我們得明白,讓一個社會能夠運作下去的,從來不是恨,而是愛的力量。信心來自手牽著手、心連著心的彼此依賴;大難過後,台灣要協力、合作才有出路。


    相關專題: 水淹南台灣 半世紀最慘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