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楊潔篪談中國六十年外交:獨立自主和平發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24 13:22:47  


楊潔篪表示,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在調解重大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解決全球性問題、維護世界和平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建設性作用。
  中評社北京8月24日電/新中國60華誕來臨之際,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重點介紹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外交的發展、成就和主要經驗,並展望了今後的外交工作。

  楊潔篪首先對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予以評價。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在努力保持自身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積極參與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國際合作,提出了很多重要主張,在國際上受到了高度重視和廣泛讚賞,為實現國內“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中心任務爭取了良好外部環境,也為國際社會戰勝危機注入了信心,為推動恢復世界經濟增長和維護國際金融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回顧新中國外交取得的輝煌成就,楊潔篪表示,新中國成立60年來,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不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外交理論體系,為中國外交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60年來,新中國外交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為促進世界的和平、發展、合作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同各國密切合作,以負責任的態度參與處理各種國際爭端。中國大力開展經濟、人文、公共等各領域外交並取得豐碩成果。60年來,中國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全面推進。中國的建交國已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8個增加到現在的171個,形成了“我們的朋友遍天下”的可喜局面。

  中國與各大國的關係不斷向前發展,逐步與各大國建立了不同類型的新型合作關係或建設性夥伴關係。中俄建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並在高水準上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推進中俄關係成為兩國人民的共同呼聲。中美建交30年來,兩國關係經歷了巨大變化,發展水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目前,中美關係正沿著正確的軌道向前發展。兩國確定了努力建設21世紀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係的新定位,還創立了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這樣的新機制。中美關係的發展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於促進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中國同歐盟建立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同日本建立起戰略互惠關係。中國積極參與“金磚四國”、“發展中五國”等對話機制,同新興大國之間合作日益增強。

  新中國誕生以來,中國一直把處理好、發展好同鄰國的關係放在外交全局中的首要地位。中國對鄰國政策不同時期有不同特點,但是睦鄰友好這個根本政策始終未變。中國致力於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周邊。中國在上世紀50年代就同緬甸、印度這兩個重要鄰國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方針,積極推進睦鄰友好與區域合作。中國與俄羅斯和中亞國家共同倡導建立了上海合作組織,同東盟進行對話並參加東盟與中日韓的對話。中國與周邊國家經貿聯繫日益緊密。中國已成為日本、韓國、印度、越南、蒙古等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60年來,中國同周邊國家友好合作關係不斷發展,現在已是枝繁葉茂。

  中國不斷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和合作。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政府堅定地支持亞非拉人民爭取與維護民族獨立的正義鬥爭和發展民族經濟的努力。1971年,在廣大發展中國家和友好國家的支持下,第26屆聯大通過決議恢復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同各地區發展中國家的友好合作不斷取得重大進展。2006年,中國成功主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宣佈援助非洲的八項舉措。目前中國同非洲國家在政治、經濟、人文等領域的交流和合作進入新的時期。中國成立了中阿合作論壇,成為新形勢下進一步推動中國與阿拉伯世界友好關係的新平臺。中國同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務實合作也在不斷向前推進。發展中國家非常重要,同發展中國家發展團結、互利合作是中國外交的基礎。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