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馬英九的災後重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26 13:16:54  


  中評社台北8月26日電/美國史學家史密斯在賓大華頓商學院的領導力會議上演講,指出對總統的評價常隨時空而改變。例如在甘迺迪時代,他的前任———艾森豪被視為“無為”的元首。艾森豪曾說,總統的職責是說服而非宣傳,在宣傳掛帥、講究魅力的甘迺迪時代,艾森豪被看成平庸無奇的領導人。

  但卸任近半世紀後,史學界開始修正對艾森豪的評價。諸多文件顯示,這位指揮諾曼第登陸的盟軍統帥是位老練的政治家。例如,一九五四年的法越戰爭,美國援助法國對付越南的輿論壓力很大,艾森豪按兵不動;因為他知道美國在東南亞開啟戰端所需付出的代價,遠超過任何戰略利益。

  曾為華盛頓立傳的史密斯指出,總統的評價隨歷史的修正主義和反修正主義當道而有天壤之別。人們忘記:華盛頓是位非常有爭議的總統,在位時不僅芻像被燒,還被斥為“革命的叛徒”。

  聯合報今天刊登張佑生文章指出,史密斯提出不受社會價值觀改變而變動的評價總統十大原則,提到總統權力很大部分來自道德威信,以及化危機為轉機的力量。國家面臨重大危機時,正是總統與人民搏感情,建立道德威信的時機。例如遭遇經濟大蕭條的小羅斯福,透過例行性的“爐邊談話”安定民心,推行“新政”。

  亞洲華爾街日報社論指出,莫拉克颱風的規模之大,無論政府多麼有準備,毀損都在所難免,問題在於馬政府反應慢半拍。馬英九的道德威信摧殘殆盡,歷史評價能否翻案,得看日後表現。

  馬英九不發布緊急命令,也無意更換“閣揆”,要扛下所有的責任。這樣也好,唯有勇於任事,不再退居二線的馬英九,而非那個被批“麻木兼白目”的馬英九,才能讓自己和團隊有機會完成這場“從政土石流”的災後重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