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05年訂購伊爾-76 俄至今無法生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28 14:09:56  


伊爾-76運輸機生產缐。
  中評社北京8月28日電/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總經理伊塞金日前表示,俄方將對中國是否仿制蘇-27戰機展開調查。此話立即成為“導火索”,引爆了俄媒體大肆炒作中國“拷貝”俄羅斯武器的熱潮。與此同時,伊塞金的副手米赫耶夫也透露,中俄之間有關34架大型運輸機及4架空中加油機的合同,現在實際上已經處於停滯狀態。中俄軍技合作中的磕碰問題,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炒作中國“盜版”蘇-27

  《世界新聞報》報道,8月19日,伊塞金在莫斯科國際航展上回答記者提問時,提到了有關中國“仿造”蘇-27的說法,并表示將對此展開詳細調查。不過他同時也強調,有關中國戰機在外形上“拷貝”蘇-27是俄方的說法,“這可能是事實……這是非常複雜的技術——‘外形’可能一樣,但內部設置完全是另一個樣。可能要花幾個月甚至幾年時間,才能查清這是否確實是(蘇-27的)複制品。” 

  伊塞金的表態非常謹慎,也預留了很大的回旋餘地,表明俄方并不肯定中國“複制”蘇-27。然而,俄羅斯專家和媒體卻“忽略”了這一重要細節,而只是把報道的焦點集中在中國“複制”蘇-27上,強調俄專家早就預言中國2013年前有能力實現對蘇-27的“完全克隆”,但事實表明,“聰明的中國人”把這一進程大大縮短了。 

  俄《新政治》網絡雜志、《新聞報》等媒體紛紛報道說,中國已經能够複制蘇-27,稱俄1995年向中國出售了200架蘇-27SK戰機的生產許可,允許中國利用俄羅斯戰機配件生產J-11殲擊機。但到2003年,中國只購買了95套J-11配件,餘下的105套則拒絕購買。《新聞報》說,J-11戰機的國產化比重正在不斷上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