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港媒:印稱霸印度洋 陸軍兵力僅次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02 10:55:30  


印度陸軍T-72M1主戰坦克部隊。
  中評社香港9月2日電/香港《紫荊》雜誌刊文說,有關印度軍隊“南亞雄獅”的稱號和印度是否是軍事強國爭議不時出現,質疑聲不僅來自西方,也包括印度人。根據裝備現狀、軍費規模、國防研發能力、訓練水平等綜合指標衡量,印度軍隊作戰能力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存在10年以上較大差距。但在南亞或印度洋地區的霸主地位不可動搖。未來在充足軍費的保障下,印軍傳統型軍隊的面貌和作戰能力無疑將會有長足的進步。

  7月,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訪問新德裡,與印度外長克裡希納簽署協議,內容包括加強國防合作,印度將獲得美國敏感的國防技術及設備,美國企業並將在當地建造民用核反應堆,總值100億美元。美印雙方還同意舉行定期戰略對話,消息引起廣泛關注。

  在1962年後,印軍進行了歷史上的一次大調整。其軍事戰略由“前進政策”轉向“攻勢防禦”。由此,印度的政治家和戰略家決心“臥薪嘗膽”,建設一支強大的軍隊。

  今天有關印度軍隊“南亞雄獅”的稱號和印度是否是軍事強國爭議不時出現,質疑聲不僅來自西方,也包括印度人。

  “地區性超級大國”,軍事戰略強力支撐

  提出到2020年把印度建設成一個“地區性超級大國”目標的,是印度前總統兼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印度導彈和核武器計劃的“靈魂”科學家卡拉姆。印度的大國情懷源於其悠久的歷史文明、俯視印度洋優越的地緣條件、印度教“梵天”所處的至高無上的地位以及大英帝國戰略精神東方傳承者自居的心理。

  早在1944年,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在其《印度的發現》一書中就寫道:“在將來……在印度洋地區,從東南亞到中亞,印度必將發展成為經濟和政治活動中心。”這種意識和戰略思想在印度歷代政治家之間薪火相承,逐漸發展完善成為今天印度的國家戰略。

  印度的國防政策和軍事戰略既從其國家戰略中獲得依據和目標,又為其提供強有力的武力支撐和具體服務。與“地區性超級大國”目標相匹配,印度國防確立了到2020年建成“世界軍事強國”的目標,提出了“以實力對實力”的原則。其具體內容有:發展核武器,躋身世界核俱樂部;重點發展海軍和空軍,向南印度洋深入,擴展其控制範圍,限制他國海軍在印度洋的勢力,強化對印度洋的控制權和“主人”地位;加強陸軍現代化建設,以實現“西攻、北防”的戰略方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