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殲10猜想:采新型進氣道 對地攻擊力大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08 15:51:23  


殲-10B型戰鬥機。(資料圖)
  殲-10戰鬥機自2006年底正式公布以來,就一直牢牢的吸引著軍迷的眼球,經常成為論壇上討論的焦點,讚揚者有之,貶斥者有之。同時針對殲-10的未來,人們想出了種種改進思路,其中就包括為殲-10換用DSI進氣道。

  殲-10的設計出發點是一種能夠完成國土防空和爭奪制空權任務的戰鬥機。由於國力的限制,首先決定了殲-10會是一架輕型戰鬥機。其次,由於計劃中三代機只裝備這一種,因此殲-10必須能夠完成重型戰鬥機的戰術性能要求,即需要兼顧高速飛行能力。第三,由於面臨蘇聯沉重的壓力,所以作戰性能以空優為主,對地性能則比較次要。作為一款輕型戰鬥機,殲-10採用了帶調節斜板的可調式進氣道,保證了高空高速飛行能力。

  進入21世紀之後,中國空軍面臨的作戰環境又有所不同。蘇-27系列重型戰鬥機的大量引進及某重型戰鬥機的生產,使得殲-10戰鬥機所需擔負的空優任務有所減輕,同時中國空軍提出了“攻守兼備”的戰略原則。在這種情況下,殲-10對高速性能要求降低,對地攻擊的需求增加,沉重的可調式進氣道反而成為了雞肋。此時,中國空軍主力戰鬥機採用了蘇-27和殲-10搭配的方式,殲-10並不會在前線獨立對抗敵方的重型戰鬥機,這種情況下,如果殲-10不是作為重型戰鬥機的一種相對廉價的替代物一同執行空優任務,而是類似F-16那種低端飛機的話,兼顧高速性能又有些浪費。

  從中國空軍面臨的作戰環境角度來說,殲-10的發展趨勢應該是降低對高速性能的要求,增強綜合性能;而採用DSI進氣道則是一種順應殲-10發展趨勢的性價比很高的技術手段。我們可以這樣猜想殲-10的進氣道:DSI進氣道設計為腹部進氣,機身與進氣道採用一體化設計,無附面層隔道,無附面層洩放系統,無調節機構,使飛機阻力小、重量輕、可靠性高。

  除採用DSI進氣道之外,為了應對未來的戰場環境,還可以為未來的殲-10戰鬥機加裝相控陣雷達、光電探測設備,並加大機體材料中復合材料的比例。這樣在高速性能有所下降的同時可以有效增加最大載荷,再加上對飛機掛載方案的優化,新殲-10戰鬥機的對地攻擊能力將得到極大的加強。飛機隱身性能也得到了加強,更能夠適應未來戰場環境。

  可以設想,如果採用DSI進氣道的新殲-10服役,未來中國空軍將使用蘇-27系列戰鬥機(可能還有採用可調式進氣道的老殲-10)來奪取戰場制空權;而使用DSI進氣道的新殲-10的定位則類似美國空軍的F-16,成為攻守兼備的中國空軍手中又一款利劍。(來源:《航空檔案》雜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