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韓媒體反思對華政策:應從三方面走出困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23 10:11:35  


  中評社北京9月23日電/韓國《中央日報》9月22日文章,原題:朝鮮半島之春與中國的算盤。文章如下:

  “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也是中韓兩國所要實現的理想關係的表述,但現實並不令人滿意,韓國在中國外交中所占的比重不斷下降。韓國應尋求何種解決問題的辦法呢?

  “中國和朝鮮間唯一的共同分母是兩國都是社會主義國家,但兩國對社會主義的理解並不一致”,記者上月在北京見到的中央黨校教授門洪華如是說。中國的智囊團看待朝鮮的視角出現了分化,不再像過去那樣擁護朝鮮一邊倒,現在出現了對朝鮮的批判。

  中國共產黨和外交部也是一樣,針對不同的問題對朝鮮採取支持或批判的態度。“朝鮮是一個奇怪的國家,但是從政治學來看又是一個正常的國家,所以應從現實的角度來處理問題”。隸屬於中國外交部的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石勇民(音)的這句話表達了中國的立場,即不會像過去那樣一味支持朝鮮。

  即使中國對朝鮮態度變冷,中韓關係就能獲得發展嗎?事情並非如此。因為中韓評價對方時的戰略比重存在差異。曾擔任布什政府韓國課長的一名外交官指出:“布什總統一年裡考慮朝鮮半島問題的時間不到15天”。中國又是怎樣呢?中國政法大學政治系韓獻東(音)教授說:“從重要度來看,包括多邊關係在內的大國關係占 50-60%,為了經濟和能源而加強同第三世界國家間的關係占30%,周邊關係占10%”。這麼看來,中國領導人考慮朝鮮半島問題的時間也就一個月,與韓國每天都在絞盡腦汁地制定對美和對華戰略截然不同。

  雖然韓國對中國的依賴程度與日俱增,但中國對韓國的依賴度卻隨著中國的崛起而相對地降低。這就是韓國的對華政策的困境,這一困境難以從根本上消除,只能加以管理控制。韓國應如何管理對華政策呢?

  首先需要具有實用性的構想。石勇民(音)教授說:“韓國外交介於理性和感性之間。理性多於感性時,優點會表現出來,但如果感性增多就會出現複雜的問題”。中國的一名知韓派教授也忠告稱:“韓國外交猶如沒有實用性的實用外交,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其次,對於“中國威脅論”需要有全新的想象力。“民主和平論 ”宣稱民主主義國家間不會發生戰爭,這一說法導致了“中國威脅論”在韓國被誇大,韓國需要有把威脅變成機遇的多重努力和想象。此外還需要建立符合韓國的地政學。當務之急是制定超越中韓兩國利益、有利於地區和國際社會的三贏(Triple Win)戰略。中韓兩國出現問題時,如果針對每一個問題進行應對,戰略和展望就變得毫無意義了。韓國要有能夠區分問題輕重緩急的戰略態度。

  “韓國外交的優點是具有明確性,但缺點是面向未來的視野太狹窄”,中國教授提出的如此忠告也應銘記於心。(作者李熙玉是韓國成均館大學政治外交學教授,張尹珠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