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最新型預警機性能分析(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30 11:49:29  


將在國慶閱兵式上出場的中國最新型預警機。
  中評社北京9月30日電/據《現代兵器》文章說,2000年前後,中國採購以俄羅斯伊爾-76為平台、安裝以色列“費爾康”預警和控制系統的A-50I預警機,卻因遭到美國阻撓而失敗;接著準備直接購買俄羅斯A-50預警機,可該型機並不能完全滿足我國空軍的作戰需求;最後我國自主研製大型預警機,“新預警”在2003年秋成功飛上藍天。

  從中、以預警機交易受挫到我國成功開發出“新預警”,其間僅經歷了3年時間。加之國產預警機採用固態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從理論上講要優於美、俄等國現役E-3、A-50預警機採用的脈衝多普勒雷達。而機載顯示控制台、軟件系統、砷化鎵微波單片集成電路、高速數據處理計算機、數據總線和接口裝置等均為中國自行設計和生產。由於目前國產預警機的技術和戰術性能尚未公開,因此只能根據現有的點滴公開資料來對“新預警”的性能進行猜測和分析。

  首先來看機體平台。平台飛行性能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機載預警系統整體性能的發揮。美、俄等國的大型預警機都以性能好且可靠的客機或運輸機作為平台就是這個原因。在我國前2架“新預警”中,第1架使用90年代末從俄羅斯購買的、準備安裝“費爾康”系統的A-50機體,第2架使用伊爾-76運輸機,後續預警機也都使用伊爾-76。“新預警”的飛行性能可從伊爾-76運輸機和A-50預警機的相關數據來進行分析。

  預警機要安裝大量任務系統設備,特別是機身上方的雷達天線罩,飛機的重量將因此增加,相應飛機的升限、巡航速度等都要降低。從這個意義上講,“新預警”的總體飛行性能應該較伊爾-76略低,與A-50相近,估計最大巡航高度在10000米左右、巡航速度為800公里/時左右,航程在5000公里左右,滯空時間為6~7小時左右。“新預警”還安裝了空中受油裝置,可由伊爾-78加油機為其進行空中加油,作戰航程和滯空時間均可大大增加。

  其次來分析機載預警雷達系統。預警雷達系統是預警機的“大腦”,直接決定作戰性能。基於降低技術風險、開發成本以及加快研製進度的考慮,“新預警”仍然採用A-50、E-3預警機使用的傳統碟形天線罩。機載雷達數量和布置方式可能與以色列之前準備在A-50I機體上安裝的“費爾康”系統相似,即用3台相控陣雷達呈三角形固定安裝在圓形天線罩內;工作方式估計也基本相同,每部雷達負責120°空域掃描。

  由於我國的相控陣雷達技術與以色列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因此 “新預警”機載雷達的技術和戰術性能可能不及“費爾康”系統。“費爾康”雷達系統的有效探測距離超過400公里,可同時跟蹤60-100個目標,並引導12架戰鬥機作戰。如果按其3/4的技術水平來計算,那麼“新預警”的有效探測距離估計在300公里以上,可同時跟蹤45-75個目標,並可引導約10架戰鬥機進行攔截作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