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彭清華細數香港回歸三變化:對國家情感加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05 08:53:34  


 
  對國家情感日益加深

  第二個變化,我覺得就是香港人對國家的情感在日益加深,每逢國家遇到什麼大的事情的時候,香港人可以說是和國家同悲同喜、同憂同樂。你比如說去年奧運會的聖火傳遞,當時在一些西方國家,受到“藏獨”分子的阻撓,香港人感到很氣憤,但是聖火傳到香港,是到中國境內的第一站,那個時候香港市民表現了很高的熱情,萬人空巷,百萬市民穿著紅色的衣服,打著紅旗,上街去歡迎聖火,場面非常感人。

  再比如“五一二”四川大地震,香港市民確實表現了那種血濃於水的深厚感情。五月十二日下午發生地震,中聯辦五月十三日就收到了第一筆捐款,隨後老老少少絡繹不絕,有的把自己的綜援金都拿出來捐給災區,不留名。我們中聯辦那個時候是加班加點,二十四小時有工作人員接收捐款轉給災區,我們有位工作人員晚上因為接收捐款幹到十二點,結果回去的時候打出租車回去,在路上還接到了人家捐款的電話,結果他在跟人家談的時候,司機知道他是中聯辦在接收捐款的(人),下車不收他的車錢,還給他五十塊錢說:“我沒有時間到中聯辦去,你幫我把五十塊錢轉給災區,表達我的心意。”所以香港民間捐款達二十多億,到現在前幾天我們還在接收捐款,所以從這個裡頭也可以看得出來,香港市民、香港同胞對國家這個一種特殊生活感情上的變化。

  更了解內地社會制度

  第三方面的變化,我覺得也是值得注意的,就是香港很多市民對內地社會制度的了解日益增強。因為按照“一國兩制”的方針,國家的主體實行社會主義,同時在港澳兩個特別行政區繼續實行原有的資本主義,這樣就應該包括兩個認同,一個是國家認同香港搞資本主義,另一個香港要認同國家主體實行社會主義,但是在很長一個時期,由於各種原因,有些香港市民對內地的社會制度不是很了解,存在一些誤會、誤區,甚至是一些負面的看法,所以他們對國家的認同,還是停留在這種對民族血脈、歷史文化、自然地理,停留在這個層次上。

  這種情況現在也發生了一些積極的變化了,為什麼會有這麼一個變化?因為香港市民也從建國六十年,特別是改革開放這三十年的發展裡頭,他也有感觸,因為這六十年、三十年的成就,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在社會主義這樣一個制度的基礎上,取得這樣的一個成就,特別是這幾年,神舟飛船上天,中國宇航員在太空展示五星紅旗;北京奧運會中國金牌第一,被羅格稱為是歷史上無與倫比的運動會;還有三峽大壩,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建成;青藏鐵路通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通車,很多香港市民都坐過;還有中央政府在領導抗擊汶川特大地震中,堅持以人為本、尊重生命、尊重科學;還有這次應對金融危機,展示了一個負責任的大國風範。

  這些香港市民都看得很清楚,從中也看到社會主義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那種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得到了很大的發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