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澳洲留學變化大 中國女生成“警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05 17:02:11  


 
  安娜是澳洲國立大學語言學教授,她回憶起自己最初接觸的中國學生時說:“他們是最認真的,卻也是最沉默的。我不知道他們對我的課程有什麼想法,因為他們從來不說,只是記錄。” 

  彼此的陌生,讓交流變得很重要。“剛進學校的時候,我經常遇到人問我是日本人還是韓國人,當聽說我是從中國來的時候,他們都很驚訝。”吳侃說,“他們對我們也不了解,我就用當時並不熟練的英語跟他們介紹我的祖國。我在澳洲最早的幾個朋友幾乎都是通過這個方式認識的。” 

  上世紀90年代為了生存,打工比讀書還重要 

  進入上世紀90年代,出國留學變成了一種潮流,自費留學生的數量猛然激增。澳大利亞也成為了中國留學生的主要目的地。 

  “我們這代留學生可能是最苦的,國內的物質條件還不夠好,國外的大學又很少提供獎學金。”葉敏婷說,她1995年 
來到墨爾本大學留學,是當時“留學大軍”中的一員。 

  “我們這批人有個共同的特點——打工甚至比讀書還重要。”葉敏婷語氣里帶著一點苦澀,“沒辦法啊,學費已經讓國內的父母親戚捉襟見肘了,不打工你就沒法生存,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 

  葉敏婷的學生簽證在澳大利亞是允許打工的,但一個星期不能超過20個小時。“很多人都遠遠超過這個時間,還有人去打黑工。”“我就超過了,每天在餐廳洗盤子,洗得腰都直不起來。”葉敏婷說。 

  從上世紀90年代初到後半期,很多留學生出國並不能拿到全額獎學金,大部分要靠打工生存。當時在國內,還曾掀起應該留在國內為祖國作貢獻,還是到國外洗盤子的爭論。葉敏婷這一代留學生也被人們稱為“洗盤子換讀書”的一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