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文匯報:高錕獲獎 香港與有榮焉亦有遺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07 10:46:20  


  中評社香港10月7日電/香港《文匯報》今天發表題為“高錕獲獎對本港科技發展的啟示”的社評說,有“光纖之父”之稱的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高錕,與另外兩名美籍學者一同獲得本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他們在光纖傳輸及半導體研究方面的開創性成就。高錕獲獎本港與有榮焉之外,更多的卻是遺憾,因為本港不缺第一流的科學家,缺的只是讓他們發光發熱及其科研成果產業化的條件。當局雖然不斷強調發展創新科技,但囿於不干預政策以及缺乏長遠科技規劃,導致大批優秀科研人才苦無發展空間而出走,對本港人才資源是極大的浪費。當局應扭轉以往對科技投入不足,規劃不周的狀況,為科研人才創造適合的空間,亦為本港科研發展和高科技產業打開局面。

  社評說,高錕15歲隨家人來港定居,在本港接受中學教育後才負笈英國升學,取得倫敦大學的博士學位。畢業後高錕便從事光纖技術的研究,率先提出用高純度的玻璃作為傳送光波的通訊媒介,當時不少科學家對於高錕的研究嗤之以鼻,認為是癡人說夢。但高錕繼續埋頭苦幹,終於在1981年推出首個光纖系統,從此改變了世界的通訊模式。今日當我們可以無拘無束地暢遊於網絡世界,瀏覽應用世界各地信息之時,應感激高錕作出的巨大貢獻。同時,光纖研究作為當時一種超前技術,直至多年後才廣泛應用在網絡上,亦說明科學研究從來是任重道遠,必須持之以恆才能見到成效。

  社評說,本港出現過不少蜚聲國際的科研人才,香港院校亦有卓越的科研成果,但科研人才往往留不住,科研成果則被外地企業“搶走”,令香港社會的寶貴人才和潛在收益白白流失。當局在科研發展上缺乏長遠的規劃及投入,科研發展一直處於放任自流的境地;企業大多急功近利,不願花費龐大資金投資科研,是本港科研難以發展的重要原因。特首早前提出要發展六大優勢產業,其中創新科技早已提出經年,但多年來發展仍然趑趄不前。大專院校缺乏足夠資源進行科研,延攬人才;大量科研成果未能為本港企業所用,在缺乏足夠人才和政策配套下,發展創新科技產業只會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社評指出,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世紀,競爭已是人才以及科技的競爭,然而2007年本港投入科研發展的資金在 GDP中所佔的比例只有0.75%,遠低於台灣的2.58%、新加坡的2.39%。這些國家和地區近年成功將產業升級換代,反觀本港產業結構升級和轉型一直舉步維艱。當局應加大政策扶助力度,直接加大各大專院校及機構的科研投資,並完善中小學的基礎科學教育,在課程上從小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探究精神。同時,當局應對本港的科研發展作出長遠規劃,重點投資,推動創新科技產業發展。 


    相關專題: “光纖之父”高錕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