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印度一箭多星發射預示已掌握部分多彈頭技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09 12:13:53  


印度自制GSLV運載火箭運抵發射台。(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0月9日電/9月23日,當地時間11時51分左右,印度成功將一枚攜帶7顆衛星的PSLV-C14型極地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7顆衛星中,“海洋衛星-2號”是印度海洋監視衛星,總重約960千克,其餘6顆衛星均為外國小型衛星。中國青年報報道,近年來,印度分別於2008年和今年連續兩次完成了“一箭十星”、“一箭七星”的發射,可以說已經具有發展“一箭多星”的能力。

  印度“一箭多星”的發展歷程

  “一箭多星”,是指用一枚運載火箭同時或先後將數顆衛星送入地球軌道的技術。它是為了適應衛星發射特殊需要而產生的一種發射方式,比如,在近似同一地球軌道上,需要兩顆以上衛星,彼此相隔一定距離,互相配合地進行一種探測,那就需要採取“一箭多星”的發射方式。

  印度運載火箭的研製道路崎嶇而坎坷。1972年6月,印度內閣成立了空間部,負責發展和協調空間研究工作。

  印度於1963年開始進行航天試驗時,所用的火箭大多由美國提供。1967年,印度開始從蘇聯引進試制氣象火箭和高空探測火箭的設備,三年後與其簽訂了《空間技術合作協定》,由蘇向印提供M-100號氣象火箭、發射裝置、雷達站、遙測站等設備。在蘇聯的幫助下,印度從頓巴發射場發射了百餘枚火箭。印度還和法國進行空間合作,在印度建立了一座大型火箭工廠。可以說,美、蘇、法為印度實現太空夢都曾助過一臂之力。

  1980年7月18日,印度用自制的第一代運載火箭,將重約35千克的小型衛星“羅希尼”號射向太空,當上了世界上能獨立發射衛星的“老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