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灣內部對ECFA看法分歧 馬政府最大挑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26 17:19:36  


  中評社台北10月26日電/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昨天就ECFA提出論述,可說是大陸方面針對ECFA的一項全面性、政策性的表述,顯示大陸已經正式出招,主導兩岸議題的走向。台灣如何因應,馬政府除須提出一套具體的ECFA合作原則,也必須努力作好內部溝通,讓企業、民眾得知政策方向及實質幫助。 

  旺報今天特稿指出,王毅昨天的談話,使兩岸商談ECFA的態勢明朗化。此前,台灣方面一直期待今年底前能簽署ECFA。大陸方面僅先由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指出,兩岸可以簽定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而沒有確定時程。 

  今年5月,胡錦濤會見前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時表示,有關簽署經合協議的問題,如果兩岸準備好的話,今年下半年可以開始談。算是推進了一步。之後,王毅和國台辦發言人雖然多次在公開場合論及“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但多屬原則性宣示。 

  10月16日,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表示,第5次兩會會談的議題將在今年底舉行的第4次會談決定,海基會已列出ECFA和投資保障協議等,將在第4次會談時敲定。王毅昨天在成都的講話,無疑是對江丙坤說法的首次公開回應,顯示第4次兩會會談討論ECFA時機已經成熟。 

  然而台灣內部對ECFA看法分歧,卻是有待克服的難題。出席研討會的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洪奇昌就表示,很多人對於兩岸的經貿整合過度樂觀。首先,ECFA實際能夠幫到台商什麼,需要釐清。另外,最近民調,台灣有2/3的人覺得兩岸合作,走得太快,該如何溝通整合,是很大的學問,這表示兩岸合作必須審慎漸進。 

  洪奇昌說,台灣是高度外貿依賴的“國家”,不像中國有那麼大的內需市場。中國靠4兆人民幣的投資和銀行放鬆銀根、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使得資金流動性過剩,造成股市和房市榮景和泡沫,但出口和消費是否有起色,是下一步值得觀察的問題。 

  他強調,產業調整和提升如果不能進步,這樣的榮景,會受到挑戰。結合台灣,大陸可以進行產業提升調整。台灣也要進行深結構的研討,找出自己的競爭力在那裡。所以,ECFA不是快或慢的問題,而是經濟戰略性的問題。 

  另一方面,王毅昨天的談話,其中所強調的“兩岸特色”和“相互開放”等,也隱含了大陸方面對兩岸商簽此一協議的某些特定看法,和台灣方面的想法未必相同。因此,兩岸關於ECFA的商談能否就此步入坦途,顯然還有待雙方特別是台灣方面更多的努力。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