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工商時報:連玩兩面手法都不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29 09:49:29  


  中評社台北10月29日電/“牛肉在那裡(Where is the beef)?”這句25年前出自溫蒂漢堡的廣告詞,經常被用來諷刺政客浮華不實的政治訴求;自馬政府上周宣布擴大美國牛進口以來,府院越辯越亂的說詞,讓民眾想起“牛肉在那裡”,更加五味雜陳! 

  台灣工商時報今天社論指出,“衛生署長”楊志良從一開始宣稱“只開放帶骨牛肉,不含內臟”,到隔天對“內臟與絞肉也開放”大表失望,除了反映主管機關的專業建議被晾在一邊,也凸顯談判底線與政治操作的落差。而從“國安”高層對輿論強烈反彈感到不解,到府院有理說不清,顯見朝野在此次美牛肉事件中,因為信息不對稱而層層無法互信。 

  也因此,儘管當局一再保證把關從嚴,但黨內同志台北市長郝龍斌仍帶頭喊禁,全台進口商有志一同發起自律運動,美系速食龍頭麥當勞更主動與美牛劃清界線。雖然有人樂觀期待,只要民間扮好黑臉,就算政府被迫當白臉,也無害於全民的健康。然而,這種上層先繳械,下層忙築牆的顛倒之舉,怎麼看都不像以庶民為念的政府所當為。 

  更何況,如果涉外敏感事務,都要民眾自求多福、自主管理,收不了的爛攤卻要“決策外”的官員下台負責,那麼人民何需政府,志者又何需戮力從公? 

  民眾之所以關切“牛肉從那裡來”,源於對狂牛症的畏懼。這種人畜共通的傳染病,學名為牛隻海綿狀腦病變(BSE),是由普里昂蛋白質(Prion Protein)所引發的絕症,會造成患者四肢萎縮、腦部海綿化,終致死亡;由於潛伏期可長達一、二十年,宛如不定期炸彈,每隔幾年就在國際社會造成恐慌,因此有21世紀的黑死病之稱。 

  狂牛症自1986年首度在英國爆發以來,跨世紀初曾肆虐歐陸與日本,美加繼之在SARS蔓延的2003年也淪陷,這是當年台灣全面禁止美牛進口的由來,大街小巷的餐飲業更以“本店採用紐澳牛肉”標語自清。除了少數 “不吃美國牛吾寧死”的饕客,近年來多數民眾皆聞美牛色變。 

  當時美牛占台灣進口市場五分之一強,與紐西蘭牛在伯仲間;擁有廣大畜牧業的美國,豈容禁令長此以往,便宜了紐澳對手,乃不斷利用強權優勢,威逼主要貿易夥伴解禁。因此儘管理論上各國對疫區禁令,最快解除時間是7年,但在陳水扁主政的2005與2006年即兩度有條件恢復美國純牛肉進口,不過對可能致病的帶骨牛肉、內臟與加工污染的絞肉則不放行。 

  沒想到,事隔三年,美方食髓知味,強壓著馬政府要讓民眾“食髓得病”。最令人詫異的是,連自承是“美國軍政府在台代理人”、亟需親美抗共的扁政府都守得住開放底線,擁有聯中抗美優勢的馬政府,竟然為了給美國人“面子”,而不顧台灣人性命的“裡子”。 

  或許,罹患狂牛症的機率真如島內高官所稱比中樂透頭彩、被雷打到兩次還低,或如新任美國在台協會辦事處處長司徒文所言,吃美牛比騎機車安全。但是,只要罹病致死率不是零,政府就有保護人民的義務,又豈可任由“國家”機器主動製造殺機? 

  對於為何擴大美牛進口,官方說法閃爍,民間揣測眾多,主要著眼於利益交換,包括為重啟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準備、爭取部長級官員訪台,以及強化軍購等等。在兩岸交流日益緊密之際,後兩項明顯已非當務之急,因應國際趨勢洽簽TIFA乃至自由貿易協定(FTA)應該才是主要考量。 

  近鄰韓國為了加速美韓FTA的落實,去年中恢復美牛進口,一度引起警民流血衝突,甚而內閣總辭的軒然大波。李明博總統本以為風波過後,其與當時美國總統布什大啖牛肉的畫面,能打動美國立法諸公,沒想到事與願違,該FTA案迄今仍躺在國會山莊裡,不知何時才能審批過關。 

  美韓FTA已走到立法階段,還受美方如此刁難,更何況台方在台美TIFA談判未啟前即已示弱。政府官員動輒以“‘國家’處境就是如此”、“籌碼不比韓國多”自我設限。過去在扁政府對中鎖“國”的年代,政治現實或許如此,如今國共和解,兩岸洽簽ECFA已屆成熟階段,照理馬政府可以借中使力,與美國大玩喊價策略,但實況卻是其對美姿態甚至比扁政府還軟弱,未來又如何在TIFA與FTA談判過程中不卑不亢,為台灣爭取最大利益? 

  美方只顧其畜牧業利益,漠視台灣人健康所受威脅,強壓我擴大開放美牛進口,而政府當局竟然加以接受,不禁讓人懷疑,執政團隊“親中是迫於現實,親美才是發自內心”,抑或真的笨到連玩兩面手法都不會?最新民調也顯示輿論的高度不耐,72%的絕大多數民眾無法接受政府屈服於美國的鴨霸,馬英九的支持率更陡降至33%。開放美牛進口能不能換到TIFA與FTA的“牛肉”(實惠)還在未定之天,卻已搞得民心大失、士氣大亂,馬政府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又怎教人民對台灣前途樂觀以對?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