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台灣防“炒房” 需要集體行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02 13:47:24  


政府絕對不能坐視高房價現象。
  中評社台北11月2日電/台“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最近再度發威,對房價可能過熱的現象提出預警,正因欠缺利多而處於敏感調整期的台股借題發揮而連跌兩天。彭總裁嚴防資產泡沬之舉,立即獲得相關首長的呼應,但後繼卻似乎顯得無力。島內房價問題累積已久,反映諸多結構性現象,絕非彭總裁主導的貨幣政策所獨力可解,需要各部門集體行動。

  聯合報社論指出,從兩項總體指標而言,近期島內房價尚無明顯過熱的現象。例如,代表房市資金需求熱度的建築貸款餘額及住宅貸款餘額雖呈增加,但占總放款餘額的比率尚呈穩定;再者,全台房屋買賣移轉件數,自八月起已連續兩個月減少,代表交易熱度下降。然而,這不表示島內房市很健康,關鍵在於島內房價確實急速走高,而且高度集中於特定區域及特定產品。根據統計,代表成屋價格的信義房價指數,在第三季飆上歷史新高,較第一季低點時,短短半年就大漲近百分之十四;此外,在全台總體交易減少下,大台北地區的豪宅交易量則逆勢增加一成五,凸顯當前扭曲發展之狀。

  此一情勢如不予即時調整,確有可能加速惡化。從金融面而言,台灣金融體系資金浮濫,在企業投資低迷又苦無優質投資標的下,銀行為去化過剩頭寸而積極承做有抵押擔保的房貸,遂成為房市最佳的加熱器;再者,政府在政策面降低遺產贈與稅、有條件開放陸資在台購買房產,加以兩岸關係持續好轉等,都為房市添加更多的柴火。所幸,政府已停辦補貼利息的優惠房貸,拿掉一點高房價的支撐,否則將是火上加油。

  從房市供需而言,今年第二季底的住宅存量(總供給)與全台戶數(總需求)的差距,已從十年前的約卅五萬戶,縮減到不足八萬戶,這是小家庭或單身貴族激增下的社會變遷結果,再結合台灣高達百分之八十八的自有住宅比率,超額供給的減緩,確為房價營造了上漲的空間;但更值得重視的原因是,擁有豐沛資金優勢的企業集團,在金融海嘯後乘隙全力砸重金搶地、養地,逐漸形成一定程度的市場壟斷,既高高撐起了房價,更成為暴利的來源,也令更多的財團趨之若鶩,形成了惡性循環。

  房價走揚,一般而言,溫和上漲是總體經濟向揚的徵兆,為市場經濟國家所樂見,像美國就將其列為穩定復甦的指標之一;但若漲幅又急又大,就會形成所謂資產泡沬,在缺乏實體成長支撐下而爆破,並可能帶來像去年金融海嘯一樣的災難。但高房價的副作用還不止於此;對絕大部分的民眾而言,房屋不只是遮風蔽雨的生活必需品,還被賦與“成家”與“扎根”的重要意義,但買屋這件人生的大事,卻可能因高房價而受阻,甚或被高房價所“綁架”。高房價的一時暴利還會鼓動炒作惡風,阻卻經濟創新;而其最大的後遺症就是擴大貧富差距,形成新社會問題。因此,政府絕對不能坐視高房價現象。

  目前,“央行”彭總裁已經出手,直接要求三大房貸龍頭銀行注意房貸的授信風險,但暫時保留了提高利率、增加購屋成本這個更為激烈的手段;以現階段住宅金融尚未明顯過熱下,政策重點放在預防“炒房”應已足夠,亦即透過合理的鑑價及貸款成數的調整,即可達到收緊房貸、為房市降溫的效果。不過,這項強化授信風險管理的要求,需與“金管會”負責的金融檢查相輔相成,才能落實。

  政府要防“炒房”,還可從限制公有土地出售做起,甚至只租不售,以降低特定區域土地壟斷的現象;再者,在高房價下,最無力因應的就是低收入戶等弱勢族群,“內政部”、“經建會”等應研究整合現有各項補助購屋資源的效益,以做更有效的運用,且應不限於購屋或租屋,政府補助購屋雖是出於善意,但可能誘發民眾承擔其難以負荷的房貸,反成災難之始。此外,當前高房價所反映的另一核心問題,更是民眾的所得增加太慢,而如何發展產業、吸引投資、增加就業,讓民眾的所得能與房價一起走高,就是整個政府的責任了。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